史上最雷人的经典啰嗦诗
罗嗦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又名重复诗。它是有意堆叠同义词,故意重复,造出一种甚有诗味的意境,表达一种幽默效果。诗歌固然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罗嗦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据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一书记载,北宋雍熙年间,有位自称“诗伯”的人曾写过一首题为《宿山房即事》的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此诗乍读,文字流畅,音韵和谐,很是有几分“诗味”。可仔细一读,便发现诗中废话连篇:诗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指一个人,“关门”、“闭户”、“掩柴扉”指同一个动作,“半夜”、“三更”、“子时”指同一个时间,“杜鹃”、“谢豹”、“子规”指同一种鸟,其俗名是布谷鸟(布谷鸟的知名度很高,尤其在我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很多人都知道它。“布谷”是鸣声的谐音,对其叫声,农民译为“布谷布谷、快快播谷”,旅者译作“归去归去、不如归去”,庶民翻成“阿公阿婆、家家好过”,母亲把它当作哄孩子之声:“不哭不哭、不哭不哭”,单身汉则说是替他们诉苦:“光棍真苦、光棍真苦。”)。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所表达的意思其实仅用十二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孤僧归,掩柴扉。半夜时,杜鹃啼”。但仔细琢磨琢磨,这种重复“啰嗦”有着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它把这个和尚内心的孤独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与之异曲同工的是,后人也依葫芦画瓢写了这样一首“奇诗”,啰嗦得很可爱:
半夜三更子夜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爱人妻子老婆问:你是那个何人谁?
实际上,只用“半夜归,掩柴扉,老婆问:你是谁?”即可说明意思。
《古今谭概》里罗嗦诗的另一杰作是《咏老儒》: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这首诗就格律而言是无可挑剔的。但和第一首一样,作者使同一事物、同一意思,反复地出现在同一诗句中:“秀才”、“学伯”、“生员”皆是同一概念,“好睡”、“贪鼾”、“爱眠”意思也一样,“浅陋”、“荒疏”、“无学问”都是说学问浅薄,“龙钟”、“衰朽”、“驻高年”都是说年纪很大。这首诗的内容意思不外是:秀才只爱眠,荒疏驻高年。正是通过这种高度“重复啰嗦”的叠加,把一个腐朽的老儒形象刻画出来了。
更奇的是,还有只描述一个事物的罗嗦诗,把一个字就能说清楚,硬是能写成很押韵的七言绝句。在此举两例:
其一:
水宫仙子玉环滑, 蓬籽幻成君子花。
湖目蓬瓤浮玉蛹,凌波仙子奏莲笳。
我们知道,“莲子”除了叫“湖目”“玉蛹”外,还称“蓬籽” “蓬蓬瓤”;“荷花”也叫“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水灵芝”等;“莲藕”则有“玉玲珑”“玉臂龙”等别名。这首诗完全用莲子(荷花)的别称罗列而成,诗反反复复说的就是同一事物:莲。
其二:
墨水郡王升大厅,中书君诏宣毛颖。
管城侯贬管城子,都尉藏锋毫发凝。
墨水郡王、中书君、毛颖、管城侯、管城子、藏锋都尉、毫,都是毛笔的别称。这首诗四句说的都是同一事物:毛笔。
妙就妙在这首诗还颇有故事情节,读来引人入胜。诗面写的是墨水郡王叫中书宣来了毛颖,一起处理管城侯,于是管城侯被贬为管城子(由二等爵位降为四等子爵),都尉们都吓得不敢锋芒毕露了。
这些同义词“叠床架屋”的啰嗦诗艺术性虽然很差,但其重复啰嗦的水平却是极高的。絮叨啰嗦到如此地步的诗,恐怕也非常人所能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诗也是极具特色的,别有情趣在其中。 {:3_105:}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