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代沟很简单
填平代沟很简单——只需要加减法
所谓代沟,其实就是由年龄差别造成的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隔阂。
由于造成代沟的根源在于年龄差别,所以很多人认为代沟很难填平,因为谁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但我认为,填平代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人不但有实际年龄(也叫日历年龄),还有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和心理年龄等。实际年龄受之于父母,是无法改变的,但社会、心理乃至生理年龄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变。少年包拯老成持重,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年龄;鞠萍姐姐已年近半百,但她主持的节目小朋友们都爱看,因为她有一颗童心;经常运动的人,虽已年过花甲,却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脏,这是因为他坚持锻炼,延缓了自己的生理年龄。
因此,要填平代沟,只用加、减法就完全能解决,即:上一代人将自己的心理年龄拿出十五、六年,填到“沟”里;下一代人将自己的社会年龄增加个五、六年,也填到“沟”里,两代人这二十来年的代沟不就基本填平了吗?
那么,上一代人能让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十来岁吗?
很多年前,当德裔美国人乌尔曼的只有400多字的短文《年轻》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曾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据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指挥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办公桌上始终摆着装有短文《年轻》复印件的镜框,文中的许多词句常被他在谈话或开会作报告时引用。后来此文传到日本,文章的观点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他们甚至将此文装在随身带的皮夹子里,有空就读一遍。著名的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让我们看看这篇短文吧。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识,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中的一缕清新。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的拥有这种胆识与气魄。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愁、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的尘埃之中。
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收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
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绝望的寒冰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二十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死于年轻的八十岁。
“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死于年轻的八十岁。”但有些四十来岁的人,每天守着电脑却连自己的Email和QQ都没有,连拼音输入法都不会,连短信都不会收、发,你怎么去和每天离不开手机和电脑的年轻人交流?怎能没有代沟?
慷慨的拿出十来岁填到“沟”里去吧,既能方便与下一代的沟通,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又能让自己变得年轻,何乐而不为?总不能让下一代增加上二十几岁来适应你吧!
至于下一代怎样大方的增加五、六岁,就不想多说了。现在的年轻人聪明得很。关键在于常做换位思考,多理解父辈,主动多承担点家庭、社会责任,多读点中外名著,从中汲取些社会经验,让社会年龄增加个五、六岁乃至七、八岁,使自己变得老成持重一点,对聪明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坏事。记住了,你也会有下一代的。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除了这个观点是绝对的对之外),要想完全“填平”代沟,也是不可能或者没必要的。两代人之间有一点小“不平”,会增添很多乐趣。“文似看山不喜平”啊,生活也是这样,总是一马平川,就没什么意思了。 有时间再认真看.
偶觉得填代沟,基础是爱
很多事情有爱就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