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li 发表于 2018-8-9 12:44

世间他物只有一种姿态 而玉林师院西区有千姿百态


很久以前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圆,少时肆无忌惮地长大,壮年离开故乡,中年颠沛流离地奋斗,努力一生后,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慢慢老去,最终回归泥土。


人的一生,总要找到那个对的人,与之相伴过一生。人的一生,也总要找到那个地方,在那里安然老去。玉林师范学院西校区,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厚德博学的校训,时间过去多年,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见证着一代代人青春的印记。老一辈玉林人,称这里为师专;年轻一代,称这里为师院;而师院的学生会称这里为,西区。


西区很小,一个图书馆,一个食堂,一个操场,两栋教学楼,三四栋宿舍楼,仅此。


小叶榕屹立在十字路口处,一点点阳光透下来的,都是迷离的时光。


偷偷从石缝中露出头来的草芽,也许你也曾在这样的静谧之地学习。


老图书馆里面泛黄的老书籍,一打开便是岁月积淀的厚重。站在附近的楼顶,抬眼四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最爱是那行政楼前迎风怒放的紫荆花。犹记得玉林的凛冬十二月,萧瑟寒风中,那一丛丛淡红仍然开得人心里暖洋洋。


教科院的三层小楼,年久被磨去珐琅的瓷砖和几十度春秋里少年少女踏破的台阶,昏暗的楼灯在静谧的夜里仿佛时间倒流。


而灯火通明的自习室又总能让人瞬间回到过去,回到在这里成长,从这里出发的过去。


木头微朽,时光老去,没有什么能永存不朽,只能感叹时间的逝水无痕。


师院东、西两个校区,西区靠近市区,小而老。“小西区”,再贴切不过了。


虽然东区在郊外,但东区却总是车马轰鸣人声喧嚣。


小西区,却少有聒嗓,路上行人走得很慢,没有急色匆匆,每个人都淡淡地走着自己的路,轻轻地说着自己的话。


经年过去,长廊不复当初的华彩,但依然为来客筑起一列阴凉。晚风渐起的时候,老旧的小区里传出炒菜的清香,使在外的游子莫名地想起了家。


贴有旧报纸的窗户里传出孩子的欢笑,一点点的,都是家的味道。小西区,真正的安静了时光,老建筑和参天大树,使得时光仿佛永远定格在上个世纪。


在西区,你似乎真的能够看到时光的味道。



教职工宿舍区斑驳的老墙,铁窗生锈的小院,长出小草的壁缝,与大地已浑然一体的石板路,还有上图那马赛克装饰的外墙,一点一滴,都使我着迷。


蛛网尘封,一段时光就此凝记。绿,是小西区专有的清新,小道上低垂的树叶。





窗台边,花圃上,丛生的绿草勃发地伸展着绿叶,知名的不知名的,都让人感到欣喜。



之所以爱将西区称之为小西区,或许是因为,当我们去到那里,清风徐来,天地寂静,渺渺乾坤间只自己一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相比宽敞热闹,相对现代化的东区,我更喜欢那个小小的,安安静静的,甚至有些破破的小西区。


称呼西区的时候,我总爱在它前面加个小字,不是因为它小,而是似乎加个小字,它就变成了时光中的精灵。又像个老朋友,永远在那里,一直等着你。


一草一木皆见风景,安安静静的驻足,仿佛让时光在此停留。



在操场上漫步,在球场中奔跑,汗水洒下,青春在此定格成永恒。


老树下锈去的路灯,总能在下雨的夜晚为路人带来弥足的光明。


西区常年绿树成荫,一路的林荫小道,不管什么时候去看,都能获得心底的安宁。


坐在小石桌上看书,周末的时候买上一杯茶,树叶绿得很是深邃。


因为小西区给的静谧时光,让那些在教育中路的日子,想起来,便觉得美好。



对面的小吃街,是西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里,已经成了这里学生的第二食堂。从小吃到茶饮,包子到快餐,天南地北的各色小吃,都可以轮番吃个遍。



一到寒暑假,附近的商铺也冷清不少。




等来了公车,却等不来曾经一起搭公车的你





仔细想想,要是能有人陪着,我宁愿这辈子都住在西区,如此静静地过一生。


那里的人,简单,干净,热情而又纯粹。每个人都淡淡地走着自己的路,轻轻地说着自己的话。而喜欢一个地方,说到底就是喜欢那一方水土和那水土上生活着的人。



来生愿入小西区,畅春亭下畅春意,相思湖畔诉相思。择一城而居,挽一人终老。


静水流长,树影婆娑。是安宁喜乐,也是时光驻足之地。世间他物只有一种姿态,而西区,有千姿百态。这便是玉林师范学院西校区。安静了时光的小西区。



小西区#是否也有你与TA的点滴过往#今夜,酸奶有酒在留言区等待你的小故事~或添加菠萝小哥哥微信,与你聊聊人生

    ▼菠萝微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间他物只有一种姿态 而玉林师院西区有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