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all666 发表于 2019-9-10 08:09

30岁未婚被骂进医院: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文/夏意阑姗
  这两天,一则爸爸因女儿30岁未婚被骂、女儿找人理论气到住院的新闻,上了热搜。
  
  -
  杭州姑娘小王,因为30岁了还没结婚,父亲为此在单位被同事骂:
  “你女儿都三十了,还不嫁人,丢不丢人?”
  小王气不过,前去理论,却遭到对方进一步侮辱,气得当场晕倒,被家人送去医院。
  网友纷纷留言:“结不结婚关他什么事”、“嫁不嫁人,丢啥人”。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却被别人的闲言碎语所左右,险些伤害了自己。
  
  -
  “我们这一辈子”
  似乎,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是社会和舆论强塞给每一个人的时间表。
  在前不久播出的综艺《非正式会谈》中,袁姗姗爸爸也着急择婿,一心想把“大龄”女儿早些嫁出去。
  或许,对不少成年人来说,一旦到了适婚年龄,被“催婚”再正常不过。
  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承受着外界的巨大压力,若是没能按时按点完成“人生大计”,周遭就会一一来“催”。
  节目中列出了一份名为“我这一辈子”的时间表,美其名曰“社会时钟”。
  
  -
  这张表细看下来令人扎心不已,仿佛人的一辈子都在被时间“催”着走。
  少年被催着努力学习,成年被催着结婚生子,中年被催着赚钱养家,老年被催着帮忙带娃。
  唯有走到人生的最后旅程,时间才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而等到那时,时间的流沙早已所剩无几。
  东野奎吾在《嫌疑人X的献身》里写道:
  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彼此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
  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选择放弃自由,去完成每一个人生节点的“使命”,换来被社会认同的所谓安定。
  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不愿在大学一毕业就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愿在而立之年就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不愿在退休后只守着子孙哪儿也不去。
  比起按部就班,他们更想遵循自己的节奏,过完一生。
  
  -
  失去自己的节奏
  只会使你更焦虑
  “社会时钟”就好像一出写好的剧本,似乎经不起任何推敲,却推着一群人马不停蹄地往前赶路。
  它像一根闪着寒光的刺,深深地戳痛当代人的内心。
  琳今年30岁,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任部门总监。
  她学历不错,收入稳定,却每天都在焦虑地找男朋友。
  刚过完28岁生日,琳就被老家的父母催促着赶紧恋爱结婚。母亲时不时发来表哥表妹的结婚喜讯,让在外辛苦打拼的她身心俱疲。
  这两年里,她常给身边的朋友发各种男性照片,询问这个如何,那个怎样。
  整个朋友圈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与急切。
  可两年过去了,她还是没能找到如意郎君,想着或许该去参加相亲节目。
  父母的一句“该结婚了”,让婚姻被贴上时钟的标签,让未婚的子女背负起不孝的罪名。
  
  -
  叔叔今年39岁,在广州一家报社担任副主编。
  他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却焦虑年近不惑膝下无子。
  为享受二人世界,婚后他们一再延迟了要孩子的计划。
  朋友总劝他们:
  “有了宝宝的人生才完整啊,不要当异类。”
  “不要错过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早生早恢复。”
  “趁父母现在身体还行,还能帮忙带孩子,赶紧生啊。”
  原本开明的叔叔婶婶,也被迫植入了生育焦虑,开始要孩子。
  可事与愿违。
  几年里,他们跑遍各大医院,尝试各种偏方,甚至试管婴儿,都以失败告终。
  夫妻二人渐渐离心,叔叔每天回家不言不语,婶婶也常常半夜落泪。
  说好的潇洒一生,却如此不堪一击,竟抵不过别人的一句“该生孩子了”。
  余华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生活本就是一场艰难的跋涉,如果你一味迎合别人的目光,满足父辈的期望,无数次让初心在重压下扭曲与变形,那你的姿态就注定无法优雅。
  
  -
  想做的事情没有年龄之分
  生活的节奏没有好坏之说
  不久前,不老女神俞飞鸿,携新电影《在乎你》重返荧屏。
  
  -
  48岁,未婚未育,年近半百,却依旧皓目如初。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只有优雅与从容。
  她一直坚持要为自己而活,享受着独处的快乐。却在婚姻这道是非题上,遭受了不少质疑。
  在一次访谈中,她被问及:“别人的声音左右不了你吗?”
  她淡然一笑:
  “我为什么要让别人左右我?人生是自己的。我并非不婚主义,也不是单身主义,我不反对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选择。人生就是一种选择。”
  
  -
  在褒贬不一的舆论中,她宠辱不惊,选择取悦自己。
  不将就,不勉强,跟着自己的心走,选择结婚还是单身,又有什么关系。
  生活的节奏,并没有好坏之分。婚姻如是,事业亦如是。
  在众多自媒体创业者中,罗振宇是最令我佩服的一个。
  佩服的是他人到中年,依然有勇气踏着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
  2008年,他从央视辞职,放弃了众人羡慕的金饭碗,成为自由职业者。
  他及时抓住了现代人获取知识速成的心态,打造了《罗辑思维》这个知识自媒体节目。这一年,他35岁。
  随后,他又创办了“得到APP”。并从2015年起,承诺连续20年举办《时间的朋友》跨年知识演讲。这一年,他42岁。
  
  -
  很多人认为他在自讨苦吃。
  可在他看来,中年的他成熟了,前半生积累的人脉和知识储备,足以让他在此刻厚积薄发。
  他真的成功了,享受着当下的忙碌和充实。
  对于《百岁人生》,他有着自己的解读:
  假设我们60岁退休,那退休之后的40年怎么过?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
  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是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未来,人生的节奏会有更多可能性,没有什么好坏对错,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
  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陈铭在《非正式会谈》的最后说:
  “社会时钟确实带来过压力,但最后我们还要明白一件事,就是时钟是由谁定的,谁能决定这个钟怎么走,走速如何。其实还是我们。”
  我们慢慢意识到,比起在特定时间点和一个不爱的人步入婚姻,或许一个人生活会更自由。
  我们渐渐看清楚,比起在某个年纪整日周旋在不懂事的孩子身边,或许两个人的世界会更幸福。
  我们开始想明白,比起人到中年过着每日朝九晚五毫无生机的生活,或许大胆追梦的人生会更精彩。
  一旦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那么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等来属于自己丰收的季节。
  JK罗琳被拒稿12次之后,才出版了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
  
  -
  经历多次失败后,很多人质疑她完全没有写作天赋,应该转行。
  如果当初她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选择放弃,哪里还有今天的JK罗琳。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不要总问别人:现在我应该做什么。而是该好好问自己:我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爱因斯坦说过:并不是每件计算出来的事情都有意义,也并不是每件有意义的事情都能被计算出来。
  有些事无法量化去与别人比较,只对自己有意义。
  人生是一场远距离的马拉松,别让任何人打乱你呼吸的节奏。
  专注脚下的每一步,调匀呼吸,坚定地往目标前进。
  愿每个人,都能遵循自己的人生节奏,不为舆论左右,不因他人生气,最重要的是不让自己遗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岁未婚被骂进医院: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