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渣虫
本帖最后由 韦权才 于 2020-5-8 07:46 编辑冻结了的春天还没完全解封,大北流就一秒入夏了。
知了也不知知了去哪儿了,江边每晚依旧蛙鸣如鼓,热闹若市。
刚过立夏,气温便是飞快地飚升。当我在朋友圈里推出好热好热,蝉便在记忆里说知了知了……撩人之夜不禁又想起蝉儿来了 。这几年的夏天,很少听到过蝉叫,使我怀疑四季是不是颠倒了!
童年里,记得在这个时候,在屋旁的龙眼树荫下乘凉,时不时在头顶上便会有一只两只知了,发出一声好似试探似的的柔弱的低吟。于是,一只蝉叫,便引来百只蝉鸣,好似凤求凰,哪个也不甘落后。
生命的律动,自然应和,此起彼伏,或远或近,或低吟或高歌,或抑或扬,或停或顿,一波波袭来。
蝉是由卵、幼虫,变成知渣虫,经过数次蜕皮,变成虫,就是远远听到叫的知了即知渣虫。
儿时在乡村,傍晚时分,就去逮知渣虫,随便在树下刨刨地,就能扒出它的窟来;很多不用刨,它自己就爬到树上来,一颗树上能爬上好多个,伸手就把它拿下来。
在雨后,特别地多,瓜果叶上,小草上,随手一摸,就有知渣虫,赶快收入囊中。
回到家,把它们放在盐罐坛子里面,让它长一夜,到第二天早上,翅膀要长没长出来之前,它背部鼓起来是最好的,放在火里烤着吃,或者油炸,很美味。现在想来有点惨忍,小时候就是觉着好玩,还好吃!
有的小朋友会搜集知渣虫的壳,拿去换零花钱,听说是药材。
我最喜欢拿着长竹竿,用细柳条弯个弓绑定在长竹竿的顶端,捞缠上些蜘蛛网,去粘蝉的翅膀,把它粘住,逮下来玩儿。
蝉声,是夏日一道美丽的风景,是不安的灵魂一剂清凉散,满目青翠碧绿,满耳禅声和鸣,鼻嗅树花异香,舌尝野果甘味,身轻凉风和畅,心神宁静怡悦。
有了知了,听它催眠,再热的天也容易度过,它是夏日的魂魄!
我盼望夏天的知了,它能带给我童年清凉的回忆! {:3_109:} {:3_10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