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万达女患者道歉,解释为何多次破坏报警器外出
7月5日0至24时,我区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全区现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正在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4例,治愈出院252例,死亡2例。◆ 新增确诊4例,其中本土1例在北京
7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北京);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5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9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9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6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05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51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557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638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988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9例(境外输入7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76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68例(出院1156例,死亡7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449例(出院438例,死亡7例)。
◆ 她解释隔离期间多次破坏报警器外出原因,还说“对不起”,流调员接着忙…
7月5日,北京卫视《生命缘》栏目报道了7月2日在石景山万达广场崩溃大哭的女性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过程,其自述居家隔离期间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是为了去医院,因当时处在保胎的特殊状态。
王女士(化名)女,24岁,住在海淀区田村路街道,6月5日从重庆返京,14日曾到新发地市场短时停留,15日核酸检测阴性,16日凌晨因先兆性流产,转运至丰台妇幼保健院,当日诊疗后由专车接到住地居家隔离。
18日出现发热等症状,由120转运到医院就诊,19日核酸检测阴性,治疗后继续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24-27日,先后到石景山妇幼保健院、朝阳医院西院区等就诊,28日到海淀区永泰东里,29日解除居家隔离管理,30日到石景山区民政局,当日下午参加社区核酸检测,7月1日核酸检测阴性,当日又去中日友好医院核酸检测。
7月2日到万达广场购物,先后进入木北造型理发店、某女装店、内衣店、味千拉面餐厅就餐,12时接到中日友好医院电话通知,核酸检测阳性,13时许,石景山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转运至石景山医院,为无症状感染者。
在石景山医院中记者得知,该女子被紧急安排至隔离病房后,再一次进行了核酸采样。为落实王女士的行动轨迹,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对当事人进行了调查。
晚上11点半,王女士的问询工作基本结束,120急救中心的转运车冒着大雨到达,接下来她被转运去地坛医院。
在救护车上,王女士说:“觉得挺对不起大家的,没想到会感染。”
来源:北京卫视生命缘
被问及为何在居家隔离期间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该女子称,自己当时是特殊情况,处于保胎状态,去过朝阳医院、石景山医院等。
经过一天一夜的流调采样后,海淀流调调查组依然没有任何休息。继续对和王女士有接触的人进行筛查。为了争分夺秒,减少感染范围,不放过每一个密接,他们在调查当中事无巨细。从7月2日确诊后,截至7月3日14时,海淀疾控已追查到204名密接者并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北京6地降级!这个区中高风险“清零”
记者从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上了解到,截至7月5日15时,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右安门街道,大兴区安定镇,海淀区八里庄街道,通州区北苑街道疫情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降级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地区)镇由高风险变更为中风险地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州区疫情中风险地区已“清零”。
截至目前,本市有22个中风险地区,涉及丰台区、大兴区、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昌平区6个区;另有1个高风险地区,是丰台区花乡(地区)乡。
◆ 北京:已出院10人有7人以中药治疗为主,新诊疗方案提到3种中成药
7月5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了疫情期间北京中医医院的防控工作情况。
截至7月4日,北京本次疫情已出院10人,其中7人以中药治疗为主。确诊病例中危重型5例,重型21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18例,年龄最大86岁,年龄最小27岁,平均年龄55岁。全部采取中西医并重进行救治,中医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目前,1例危重型转为普通型,3例危重症撤除呼吸机,1例撤除ECMO。
具体病例情况
中医专家团队深入ICU病房和普通病房,采取传统诊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病例1,女,27岁。6月12日入院,6月13日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此患者疾病早期表现为“疫毒闭肺,阳明腑实证”,出现高热、咳嗽,黄粘痰,喘憋气促,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入院第2天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进一步加重,6月15日进行ECMO生命支持治疗,出现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脉浮大无根,中医诊断邪热内闭,阳气暴脱之危重,在“益气固脱,通腑泄热”以“人参、生大黄、葶苈子”为基本处方,配合给予安宫牛黄丸。病情逐步稳定,于6月26日患者成功撤除ECMO,7月3日撤除呼吸机,目前神志清楚,继续给予“益气养阴,清热化湿”治疗。身体正在逐步恢复中。
病例2,女,56岁。6月19日以重型诊断入院。病情迅速发展,于6月22日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根据其“高热持续不退,喘憋气促,神昏,舌少苔,脉沉”,中医辨证湿毒内陷营血,予大剂凉血解毒清热定惊之剂,同时配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治疗,高热持续不退,大便不畅,再予通腑泄热中药灌肠;热退,病情逐渐稳定。于7月3日成功撤除呼吸机。目前神志清楚,精神较好,能自主进食,继续予“益气养阴、培土生金”之法治疗。
病例3,男,44岁。6月14日以重症入院,病情急剧加重,于6月16日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中医诊断“疫毒闭肺之湿毒疫”,予宣肺化湿,泻热解毒之法,用“麻杏苡甘汤合升降散” 加减;同时配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患者病程中大便不通,反复应用乳果糖效果不佳,加泄热通腑中药以利通腑泻肺,患者腑气通,身热退,病情稳定。于6月25日撤除呼吸机,目前病情稳定,转为普通型,继续给予宣肺化湿之法巩固治疗。
刘清泉说,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这一新发传染病中完全可以大显身手,不断总结提炼,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优势。
所有病例在入院的第一时间都进行了中医诊疗
刘清泉介绍,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截至7月4日24时,北京地坛医院共收确诊病例334例,所有病例在入院的第一时间都进行了中医诊疗,确定了中西医并重治疗方案。救治专家组制定了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重症、危重症采取中西医协同进行救治的基本原则,中医专家组在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市中医局和市医管中心的要求,迅速投入救治工作。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七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救治取得的经验,于6月14日修订了北京市第五版诊疗方案,对轻型、普通型、无症状感染者,分别采用具有“清热化湿,解毒凉血”中药汤剂和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银丹解毒颗粒、藿香正气胶囊”等,同时根据病情的需要对症治疗,如吸氧和液体支持等。
针对密接隔离人群,在北京市第五版防治方案的基础上,仅大兴区和丰台区就先后对21667人次给予“提升正气,化湿解毒”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投放,在阻断疾病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冠肺炎临床四种类型如何划分?
新冠肺炎是如何分型的?发布会上,刘清泉解答:新冠肺炎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即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轻型患者症状很轻微,影像学没有肺炎的表现。
普通型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同时影像学可以看到肺炎的表现。
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有气促等症状,并且临床指标有改变,静息状态下脉氧饱和度小于93%,肺的影像学在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明显进展,进展程度达到50%。
危重型出现了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或者无创通气或者出现了休克或者合并有其他脏器衰竭,需要ICU监护治疗。
目前北京市按照国家相关指南对确诊病例进行分型,并且按照分型严格规范救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