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发表于 2010-3-9 13:08

南流江上游 古老水车转悠悠

       拾 益



   看了這个题目, 可能有人认为這是开玩笑, 其实硧是真有此景。各位不妨先浏览一下所附图片, 如能到实地---北流新圩镇南部名叫合水口的自然村, 看看就知道了!
   玉林的母亲河南流江, 远古时从高高的大容山莲花顶山林中走出, 蜿蜒南奔六百里, 投入浩瀚的南中国海。她无私地给人们带来了灌既之利, 舟辑之便和饮用之需。而且因其两岸不同的地形地貌, 时而平铺直淌, 时而迂迴曲折, 时而山重水复, 形成了-条长长的、色彩斑烂的山水画廊。地处她上游的合水口-段,正是這条画廊中一幅古韵悠悠的美丽水墨画!
   合水口是新圩镇平安山行政村最大的自然村,离玉林中心城区仅十九公里,因是三条江--南流江与她的上游两支流白鸠江和清水江在此汇合而得名。这里也算是玉林的远郊区,但沒有城市的喧嚣,民风敦厚淳扑,与世无争,某种程度上保留着古朴的农耕时代的遗凤:小桥、流水、农舍、禾棚、井台、牧牛人、打魚人和稻草人---而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那被翠竹掩映的三条江:江水,清流潺潺,游鱼可数;江面,或白毛浮绿水,戓排筏拨清波;江堤边,围堰重重,水车座座......

莫非真有世外桃园?

   据史料载,水车产生于三国时代,是远古时代民间农业生产的工具,千百年来一直流传沿用。初造时是用于自流灌溉,在北宋时用于脱壳、椿米,是江南一带民间借助自然水力的原始生产工具。水车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观光型(如今曰梦幻水乡和莱秀园两景区水车),动力型(如常见的水碾、水磨、水碓),自灌型(如合水口水车群)三种。解放前,水车这一传统的生产工具在我市农村各地只要有溪流的地方就随处可见。解放后,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先进的灌溉工具,如今这一古老的生产工具已难觅踪影。而合水口如今仍保存有五六架这种自灌型的水车,这种水车,是村民用自种的古松、老竹和大容山的白藤为原材料而制作的,因水冲和风雨侵蝕,每年需修缉-次.这几年清明前后,水车经捡修后即可开始运转,春灌农田。

    早春时节,南流江上游合水口河段,拾溪而下,可见水车倚溪而转,傍堤而动,吱吱嗄嗄,一架接一架,生机勃勃,气势壮观雄伟。它将人们带入远古时代,去亲身体验民间的农业风情。也不禁让人哼起彭丽媛演唱的《水车谣》:

水车呀水车,命运中多少风波,岁月里多少起落。

水车呀水车,把水带给家乡的田园,把水送进人们的心窝.....

96 发表于 2010-3-9 13:08

1.清明前后,倚溪而转,傍堤而动

96 发表于 2010-3-9 13:09

2. 农闲时节,水车闲罝。

96 发表于 2010-3-9 13:10

3.竹筏泛波,或渔戓渡。

96 发表于 2010-3-9 13:11

4.小桥流水,上善若水。

96 发表于 2010-3-9 13:12

5.游客初访,清明再来。

u01d 发表于 2010-3-9 15:24

水车
怀念中

傲雪冬梅 发表于 2010-3-10 12:04

96又到哪里去玩了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流江上游 古老水车转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