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3582|回复: 0

[玉林文化] 岭南要塞 鬼门关外更千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5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结束了北流河段的采访,玉林晚报“玉林海丝路”采访组一路向海继续南下,开始第二阶段南流江段的走访。
  我们从北流将军庙出发,沿着有“陆桥”之称的鬱北古道寻访,第一站是位于北流与玉东交界的鬼门关古迹。
  “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提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鬼门关,北流一些老人不禁想起这句有些吓人的谚语。
  鬼门关,又称天门关,位于北流市北流镇甘村天门山。古名鬼门关,明朝改为天门关,时人在天门山东侧石壁上刻“天门关”三个大字,旁有小诗“行行万里度天关,天涯遥看海上山,剪棘摩崖寻旧刻,依然便拟北流还”。如今“天门关”三个大字仍赫然在目,那首小诗的字迹却因历史久远已漫漶不清。
  从西汉时期开始,鬼门关这个险要的关隘就扼守着北流到鬱林这段岭南十分重要的古驿道。《辞海》里这样记载:“鬼门关,古关名,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其间不过30步。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因‘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故名。”
   44_20170728090740_jnlma.jpg
“天门关”关名崖刻字迹虽已模糊,但气势依然磅礴。

   44_20170728090740_bvsxu.jpg
荆棘丛生,在困难中穿行探访。

   44_20170728090740_a8v0d.jpg
古关悠悠,遗迹寥落。

  古关悠悠,遗迹寥落
  在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的带领下,采访组沿着古驿道找到了这道名闻天下的岭南古隘口遗迹:明朝宣德年间的“天门关”关名崖刻和刻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归明关”碑刻。
  历经风雨侵蚀和自然风化,还有人为炸石的影响,眼前这片硕果仅存的石灰石关崖沧桑斑驳。关崖四周还可见泥盆纪灰岩形成的一些嶂林。从关崖石壁仍可依稀看出,古时鬼门关地势十分陡峭险要。关崖石刻“天门关”三个大字为楷书,约有一人多高,颇有些雄关要塞的气势。“天门关”关名刻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距今约590年。1985年,天门关被列为北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5月,北流县文物管理所在天门关前竖立保护标志。
  对天门关这个关名的由来,黄继军这样解释:鬼门关是一道重要关隘,也是一道分界线,一侧是天朝上国,一侧是蛮夷之地。古代的鬼门关驿道即沿着今324国道左侧的石山边沿而过,途经现在的会仙河公园。今324国道原来是石山,后经过多次开发改造,鬼门关隘口变坦途。
  在“天门关”关名崖刻对面的山岭脚下有一方青石大碑刻,上刻“归明关”三个字。据悉,此碑刻于明朝嘉靖丙申年间。碑刻右边刻着:“皇朝统天,夷夏归心,气和世平,于万千年。”黄继军解释,当时的人认为鬼门关为两重天:“北流一侧是大明皇朝的天,玉林这一侧是百越蛮夷之地。从鬼门关平安回来,才算回到了大明朝。”碑刻旁还有一座简陋的庙宇。当地村民说,这座庙宇叫天门庙,历史上共有三进建筑,而现在看到的一座建筑坐落在原天门庙的第三进,是后世民间捐资所建。
  歇马岭和马援营,东汉战火硝烟弥漫
  在鬼门关的西北侧,有一座山岭叫歇马岭。黄继军介绍,东汉马援征交趾时,其马队负责从北流县城北流河畔的埠头驮运粮秣过鬼门关,往马援营,至南流江埠,再船运交趾前线。这支驮运粮秣的马队平时常歇牧于歇马岭一带的山岭上,于是就有了这个地名。
  歇马岭这个地名在清光绪版《鬱林州志》也有记载:“歇马岭,城东三十五里,在鬼门关右,四周石山中有寨,可容千余人,其洞纾曲乌道羊肠。相传马伏波征交趾,常歇马于此,故名。”歇马岭山麓还有一个大村落,叫歇马村。
  而在鬼门关西南,也有个村子叫山电村,现在属于玉东新区茂林镇管辖。村里至今仍保存着一座汉代营堡遗址,也就是有名的马援营遗址。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路经鬱林,由南流江入北部湾,并于今茂林山电村建筑一座“马援营”,存储转运粮秣和屯驻兵马。如今,马援营遗址尚存营墙,为赤砂泥夯成,呈梯形,根墙厚16.5米,墙面厚3米,高6米,坚如铁铸,荆棘丛生。据说,遗址西北角设有城门,曾立有碑。有人曾在上世纪60年代看到过这块石碑,可后来不知遗落何处。
  马援营靠近南流江,历史上是南流江上最大的军用埠头,中原大量战备物资由马援营装船顺着南流江而下,运送到征交趾前线,为大军征服交趾提供了物质保障。当地老人说,马援凯旋北归后,营堡废弃,一直荒芜,到了清代,这一带才出现村落,但村民对这座庞大的营堡废墟敬畏无比,平时一般不轻易涉足。如今这一带已垦耕,呈现一派田园风光。
  鬼门关外天,肠断思乡处
  昔日的鬼门关到底是什么模样?如今恐怕只能从历史文献记载和一些古人诗文的字里行间了解一鳞半爪。
  目前可知,古代文献中最早记录鬼门关地理位置的是唐代杜佑的《通典》:“州南去三十余里,有两石相对,状若关门,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在。昔时往交趾,皆由此关。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
  初唐诗人沈佺期在《入鬼门关》诗中云:“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游移几客还?”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贬谪潮州和崖州,路过鬼门关,也写下一首名为《鬼门关》的诗:“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北宋,苏轼两次途经鬼门关,在《过鬼门关》一诗中写到:“自过鬼门关外天,命似人鲊瓮头船;北人坠泪南人笑,青嶂天梯问杜鹃。”意指过鬼门关后,人命就如南方装有人骨的水瓮船一样在河中凶险地行驶,安全没有丝毫保障。即使像苏东坡这样乐观豪放、胸怀宽阔之人,当有幸从鬼门关归来时,也欣喜若狂,放声高歌:“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这样记述:“鬼门关在北流西十里,颠崖邃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
  至于鬼门关何时改名为天门关的,据《舆地纪胜》记载:“鬼门关在明朝宣德年间改为天门关。”
  到了清代,鬼门关的形象有所改变。清代诗人刘传礼的《题天门关》诗中说道:“野店红炉沽苦茗,苍松夹道息行肩。太平野户无关闭,一线斜阳尚着鞭。”说明在那时,鬼门关已有人开店经商,商贾行客到这里已有住、有吃、有茶喝了,鬼门关的景象不再恐怖。
  然而,不管古人如何夸张和渲染,在北流人眼里,天门景色却是最美不过。自古以来,天门景色就是北流八景之一,历来吸引着不少远近游人游览。曾有人写过一首赞美天门古迹的诗:“两峰屹相向,壁立排天门。恃德不在险,剑阁且勿论。”诗中将天门关与蜀道剑阁相提并论,流露出当地人为天门古迹的美景而自豪的心情。
  鬼门关,商贾必经之道
  事实上,鬼门关之所以为天下人所熟知,不仅是因为险峻,还因其地理位置很重要。
  鬼门关历史上是“通三江,贯五岭,越域外”的水陆交通咽喉之地,是当时北方和中原通往钦州、廉州、雷州、琼州和交趾的必经之道。玉林至北流古驿道西汉时已开通,途经鬼门关。鬼门关是北流河和南流江内河水运的重要连接点,成为“玉林海丝路”上的一道水陆交替奇观,被称为“玉林海丝路”上的一段“陆桥”。
  鬼门关古道既是兵马、使者、谪臣、朝贡者的交通线,也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道。据史料记载:历代交趾,向中国封建王朝上贡多经此道。汉代海运中心在合浦,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从海路运抵合浦港的洋货,通过南流江内河航运转运到玉林茂林上岸,再由鬼门关古驿道运输到北流河码头,装船运往中原各地。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部分货物从南流江转北流河仍经此路,鬼门关古道一直使用到20世纪20年代。
  历经千年变迁,昔日石势壁立、瘴疠弥漫、虫蛇出没、险如“剑阁”的鬼门关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目前,鬼门关是324国道的必经之路,是玉北一体化的重要节点。
  “过不知为鬼门也。”现在人们路过鬼门关遗址,恐怕也会像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一样感慨不已。
  如今,鬼门关虽然险要不再,但其交通咽喉之地的重要性依然不减当年。
  原标题:岭南要塞,鬼门关外更千岭
  责任编辑:刘子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