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韦权才 于 2022-8-27 19:22 编辑
在古代,民间就有养鸡养狗的习惯。老祖宗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探索,总结出一些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流传至今,便成为了俗语。今天,关于禽畜之类的俗语屡见不鲜,比如“鸡不过六,犬不过八”。也许大家会问,啥意思啊?
这和古代有关诡异事件的一本书籍《易妖》有关。三国两晋时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了。这本书中的妖并非指妖魔鬼怪,而是指一些不能够用常规的语言和它那个时代的知识所解释的。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正是出自这本《易妖》当中。
有位老翁,家里养了条白狗。老翁十分喜爱它,到哪里都要把它带上。有一天,老翁突然暴毙身亡了,他的儿女葬下老翁后却发现那只白狗不见了。当时大家都以为那是白犬与老翁的感情太好,它看到主人不见了便自行离去。可一年之后,很怪异的是,这老翁突然复活了。儿女们非常高兴,但同时内心又十分忐忑。急忙问老翁怎么就突然活了,老翁说,是一位道士机缘巧合路过自己的坟墓,然后救了自己,之后,就跟着道士环游世界去了。今天才得以归来。儿女听后也没有任何怀疑,欣然接受了这个解释。可是过后的一段日子里,复活的老翁又过上了从前的生活。只是身边没有那个白狗相随了。直到有一天老翁过生日的时候,家里来了很多的亲戚朋友,正在大家高兴畅饮的时候,老翁突然变成了一条白狗。吓得大家惊慌失措,急忙将它困住。然后用禾杆把它烧死了。。。(哈哈哈,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狗肉了。)这个故事就是出自《易妖》里面的。人们认为养鸡养狗不适合养的时间太长,否则它们会成精的,会做危害主人的事来。正因如此,民间才慢慢有了“鸡不过六,犬不过八”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养一只鸡,不能超过六年的时间,而如果养的是狗的话,最多也只能让它活八年。显然,这种说法只是当时因为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在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认知上的一句说法。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了。毕竟不管是宠物还是牲畜,在自然生长规律基础上没有谁不希望它能够活的时间长一点儿。北流侬你说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