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韦权才 于 2022-9-3 16:32 编辑
洞房花烛夜,闹洞房的人久久不散。亲戚朋友们都知道新娘巧舌如簧,欲一聆清韵。新娘和新郎都困得要死,只想早点入洞房,可又不好意思赶客。这时,新娘突然来开口吟出一首七绝:“谢天谢地谢诸亲,小女无才哪会吟?曾记古人一席话,春宵一刻值千金!”众人依依不舍散去。。。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曾一度以为它是用来形容男女的新婚之夜,或闺房之乐短暂而又宝贵。。。
读书时,有一位很有意思的老师,跟我们说,你们背诗背词不用太纠结它的含义,你只管背,等到你人生的某一刻,它就会突然跳出在你眼前,你在那一瞬间就会突然明白什么是“沉醉不知归路”“今宵酒醒何处”,什么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春宵一刻值千金”,
当时我们就当笑话听了,但后来就会发现,确实如此。读书会不断的使你的朦胧变得更加清晰。。。
近来夜读,得知“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来出自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干院落夜沉沉。”这“春宵一刻值千金”与风月哪有半点关系呢?“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不假。可连起来一看,指的是,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但是,富人却夜夜歌舞升平,虚度光阴。。。苏轼是想借此诗劝告那些有志之人,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这首诗表面写得明白如话,背后立意又十分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诗人含蓄委婉地流露出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一首写春夜美景的诗,诗人借此告诉人们应珍惜美好的光阴。和洞房花烛夜没有半毛关系。。。
原来,我把这句话理解错了。诗中描写的春色夜景确实很唯美。在现在的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中,似乎很难有心情去享受那样美的景色,更多的是在加班熬夜吧?回过头来,为什么这句诗会被理解成洞房花烛夜呢?这似乎就要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关了。一语双关,有歧义是中华文化中常见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这样的问题误会,甚至闹出笑话。很多电视剧中,只借用这句诗的上半句,断章取义,又加上洞房花烛夜也确实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重要的时刻。如果只引用上半句诗的话,确实很应景。于是,更多的人将这半句诗的意思曲解,借而发扬光大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觉醒的过程,你觉醒的早晚会决定你如何度过一生。而读书可以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成长,让你更快的认知自己。读书不是一个短期效应,但却是个一辈子受用的事。
自古以来劝人惜时的诗歌太多,但能把珍惜时间写得如此美、如此让人沉醉的,只有苏东坡。也就不怪“春宵一刻值千金”被人“误会”了千年,但同时——也美了千年!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说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想这与“春宵一刻值千金”大抵上意思是一样的。
真后悔,当初,老师的话我只当作笑话来听。现在才发现读书会不断的让自己的朦胧变得更加清晰。“春宵一刻值千金"本意是想劝君珍惜光阴,奋发向上的,不料让你们这些叼奶暗渡陈仓,转入谜罔,理解成了粉蜜浓情的风情万种之上。要见人被苏轼知道,把他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传成了现在的意思,估计肺都给气炸了。。。
今后,我再也不敢把“春宵一刻值千金”到处乱用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