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olubxbwz 于 2024-4-8 12:54 编辑
高铁站,地处"边陲"。没有经济支柱,没有产业支撑。有的是一亩三分地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终日劳作,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方故土。昔为荒野,今则林美禽鸣,自贫困之乡变为游览之胜。常言“穷山恶水出刁民”,此固非全理。淳朴之风,或见于村民对弱者之怜悯,或对强者之敬畏。然穷乡僻壤,刁民亦或有之。玉米杆上绑钢筋,专坑收割机,遇此则百亩之田白割矣。村民有故意于将收之大田玉米杆上绑手指粗之钢筋者,使收割机刀片损坏,换新之费甚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左右,相当于主机收割玉米田赚的辛苦钱都打了水漂。
当时有民谣流传:"某(某村)山角,某山角,石头又多狗又恶"。。。然恶的从来不是犬,更狗的是人。时村中有异人,人称之为“火炉豹”或“火炉狗”,以其专欺自己的亲人,遇生人则胆小如鼠,面露惧色,畏畏缩缩,东躲西藏。。。
说的是河口有个姓李的大户人家,家有犬母,生一小狗。此小狗初经冬寒,几为冻死,自得灶台之暖,遂不离其旁,挤而取暖。主人归家,不见其犬,但闻灶边有焦味,急视之,以为犬堕火中,幸而无恙。主人思之:此犬何以如此?岂欲自烹以献主人乎?焦味原为火苗烧一犬毛,主人遂于灶前画警戒之线。然此警戒线有何用?犬性叛逆,愈阻之愈欲近之。村人观其行,戏呼之为“火炉狗”。“火炉豹”北流侬又叫“火炉狗”。专欺自己的亲人;遇生人则胆小如鼠,面露惧色,畏畏缩缩,东躲西藏。
此所谓“火炉豹”者,即李大户之别称也。此豹者,于亲专横,如虎噬羔,倨傲无礼;然遇生人,则如鼠畏猫,色变神惊,畏缩不前,东躲西藏,莫敢正视。
村人对李大户戏称,以“豹”为号,因其性刚烈,凌厉且强势,人皆畏之如虎。“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村中之人咸谓其如大豹之威猛。而豹家之狗,也"出种出宁"、"儿出乸相,乸出婆婆呆样"见家人归,则狂吠不止,如狼之嚎;然有贼至,则藏匿柴房,默默无声,致使家之鸡鸭腊肉鱼尽被盗去。此狗既吠且无能,为贼所鄙,遂掷之火炉,几为所焚。豹不忍,救之而起,五年后,其健硕如大黑猪,村人美其名曰“火炉豹”。
然豹非村人所谓之“火炉豹”也。彼之胸中,何尝有“怕”字?其性强势霸道,不肯低头服软。彼以为对,则对矣;彼以为错,虽天下人皆以为对,彼亦以为错。若有触其怒者,必遭其毒打,至于鬼哭神嚎,满地找牙。豹有子,名曰“豹儿”;妻则称“豹乸”。
一日,豹乸与村妇争斗,豹闻之,怒而掌掴其妻,叱曰:“怂货!挨打何不还手?”豹乸唏嘘道:“当时妇女主任在场,言那农妇打人是其错,我若还手,便是我的不对。”豹乃寻那农妇,猛击一掌,农妇欲还手,豹大吼曰:“我打你是我错,妇女主任言过,你若还手,便是你的不对!”农妇哭诉于其夫,夫知豹之厉,软语责其妻曰:“怂货,挨打何不还手?”农妇怒不可遏,回掴其夫。
豹儿承豹之迅猛凌厉,胆大勇猛。一日遭父之责,反抗甚烈,被打倒犹赖地滚转,满身污秽。再击之,则狂抓泥沙入口,噎得两眼翻白,豹骇然,自此不复敢打之。豹儿日渐长大,魁梧高大,入北流中学读书。豹甚慰,出示爷儿照片,狂发朋友圈,且问友人:“吾父子像否?”有友戏言:“此须问豹乸,若言像,不像亦像;若言不像,像亦不像!”豹大怒曰:“信不信?我把你的臭嘴撕裂到客子根。。。"
又一日,豹儿同桌为校外无赖所围殴,豹儿孤身一人,奋勇上前,大喝曰:“统统给老子滚蛋,我叫兵来清场啦!”无赖闻之,如鸟兽散。元旦后未久,豹儿自外地归家过年,驾捷豹越野至某桥,遇塞车。望家而不能归,乃下车察之,见村旁三岔路口有外地乞丐卧于五凌宏光面包前,扬言非得司机给两千钱不可,否则不起。豹儿问司机是否撞伤其人,司机言否,又查行车记录仪小视频,见此人分明欲碰瓷,卧地无赖。豹儿上前蹲踞两下此乞丐,以“发绝辣”之态,出电光四射之苹果10,佯装打电话曰:“老豆,从公司转三百万来,吾欲碾此灰佬儿!”言罢,一跃上车,发动车辆,空档加尽油门。乞丐见之,立时跃起,连滚带爬,灰溜溜遁去。
此乃豹儿之威猛也,如豹之在野,不可当也。村人皆畏之如虎,然亦敬其勇猛,故以“火炉豹”名之。虽然,豹儿亦有其柔情之处,对亲至孝,对友至诚,此皆豹之所长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