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70244|回复: 2

玉 林 的 民 族 民 俗 文 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玉林
漫 谈 玉 林 的 民 族 民 俗 文 化

•  梁 志 敏
 
             玉林古称郁林 ,早在新石器时代,玉林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多处人类活动点 。战国泰汉以后,西瓯、骆越(壮族先民)及后来的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与不断南移而来的粤语和客家方言支系的汉族兄弟在玉林各时代的历史舞台上共同创造了玉林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地方人情风貌的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基础:汉族与壮族、瑶族等构成玉林的基本世居族群

             现在玉林(包括七个县市区)的世居族群主要是汉族粤语方言支系和客家方言支系,同时还有部分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现玉林总人口为580万人。据有关资料统计,粤语方言支系的汉族人主要分布在玉州 、福绵、北流 、容县 、兴业等县(市)区 ,客家方言支系的汉族人主要分布在博白、陆川等县 ,部分零散分布在其他县(市)区,壮族分散在各县(市)区,其中以兴业县山心镇为最多最密集,瑶族人数则较少,零散分布在一些县(市)区里。
             最早开发玉林的族群是壮族及其先民( 越人、西瓯人 )。据考古调查发现 ,玉林境内的玉州 、北流、容县、博白等地均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或遗迹,出土了不少石器、陶片,经考证,这些石器、陶器是约10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在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的石井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40—50厘米的文化层,出土和采集的遗物有石斧、石锛、石锄、石锤、砺石,还有器形风格独特的宽折沿陶器碎片。这些考石发现,证实大约1万—4千年前,古人类就已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事着原始的生产活动。
             秦汉以后,大批中原汉人南迁玉林,“与越杂处”。赵佗建立南越国,他鼓励中原人与越族人通婚,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汉武帝时将原来西瓯人聚居地分属郁林、苍梧二郡,西瓯人大部分成为国家的编户民,其余演变为乌浒人、俚人、僮人等。南朝时,北方的汉族人不断南迁,北宋末年,博白、容县等地迁来众多中原人,特别是明清时期汉人南迁形成了一个** 。清光绪《容县志》载,宋李纲流谪后奉召北归 ,途经容州时曾留下诗句:“得归归未得,留滞绣江滨,感慨伤春望,侨居多北人……”。据部分玉林各地姓氏的部分族谱所记,迁入玉林各地有以下几种情形:有到玉林各地任职后定居的、有避乱而来的、有因经商、谋生等原因来玉林各地后定居的、有随军征战散落玉林各地的……。大量汉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玉林一带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同时增进了汉、越(壮)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了解和融合,经过长期共处,原土著民族中的多数,在经济、文化、语言以至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人差别逐渐缩小,因此,玉林自秦汉以来的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壮族、瑶族和汉族等世居族群在玉林这个逐渐形成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又逐渐产生和形成了具有自己地方特点和地方人情风貌的区域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经济基础:农业耕种为本,手工业与商贸经济发达

             玉林地处桂东南,气候上属南**带季风气候,地理上属桂东南丘陵地带,境内河道南北分流,南属南流江水系,北属郁江水系,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近年在福绵管理区石山塘发现了三百多亩的野生稻,其品种丰富、种类齐全,具有典型的遗传多样性,野生稻区有丰富的水源,常年有成群结队的白鹤等鸟类在此栖息,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历史上的玉林其人工驯化和培育水稻的自然条件优越。由于玉林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越,长期以来,玉林以农业耕种为本,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 ,清朝时已普遍种植双季稻和花生、糖蔗 、蓝草等经济作物 。据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州谷类……极上者白壳、米小香软,色如银,价常昂。客争贩往四方,京都称为“广西细米”。可见当时玉林所产优质米享誉京都。今天的玉林是广西粮食主要生产区、全国粮食、水果、禽畜生产基地。境内农民自古以来用牛耕田,传统的耕作工具有犁、耙、辘轴、锹、锄、铲等,传统的收割工具有禾镰、禾桶、禾碾等,传统的加工工具有风柜、谷磨、碓、石磨等,传统的取水工具有龙骨车、水车、戽斗、吊桶等,传统的运输工具有人力手推车、木船和竹筏等,人力手推车又分独轮车和双轮车两种 ,独轮车俗称鸡公车,这些传统工具现在农村中仍可找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先进农具和农业机械的逐步推广,传统的农具逐渐被先进的生产工具所取代。与农业耕种为本的同时,自古至今玉林的手工业 、商贸经济相当发达和活跃,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郁林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流江被划为广西食盐进口航道,福绵的船埠成为广西最大的食盐集散地之一。粤东商人陆续沿西江水道或循绣江、圭江、辗转来到郁林经营商业。**时,贵州的桐油、土药(鸦片)及北海造船用的柳杉均集于船埠、沿南流江出境,故船埠又是当时广西最大的土产集散地。解放后,南流江船运逐减,船埠渐成废圩。历史上的玉林手工业以纺织、蓝靛加工、陶瓷、缝纫、竹芒木器、编织、皮革等著称。其中,玉林的土布纺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很早就被列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据相关史料记载 ,唐代 ,郁林出产的葛布列为贡品,故称贡布。宋代,棉花种植传入玉林,始用棉纺纱织布叫吉贝。清朝,郁林葛布又称龙凤葛,织花纹布上贡朝廷。明清以后 ,郁林土布纺织成为农村家庭主要的副业生产 。清乾隆年间 ,已有商人自设布庄经营土布 ,土布远销外地,是广西和中原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商品之一。玉林的陶瓷业也较有名气,早在宋代,容县、北流的制瓷业就很兴盛,容县宋代城关瓷窑,以烧造青白瓷而闻名,还创烧罕见高温富有特色的瓷器绿釉瓷,胎质细腻、晶莹翠绿、十分美观。北流宋代岭垌瓷窑,以烧造影青印花碗碟著称,今天北流的陶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目前广西陶瓷产业品种齐全、规模、产量 、销量都较大的行业 。兴业县的蓝靛加工业在清朝**时期曾盛极一时,现在的文物保护单位庞村清代民居群就是当时兴业县经营蓝靛作坊的兴业首富梁文标及其后代所遗留下来的建筑群。**内竹芒资源丰富,群众历来有编织习惯,早在宋朝就生产芒竹编织品了,今天的芒竹编织品已成为**重要出口创汇产品,博白成为了广西最重要的芒编生产出口基地。玉林手工业的发达还可从玉林出现诸多手工业专业村得以证实,玉州区城西镇江岸村历史上就曾有“纺织之村”之美称,玉州区城北镇潘岭村因长期自种自编草席,人称“草席村” 凤村则有棉胎加工的传统,成为闻名的棉胎加工村 素有经营布匹传统的福绵区福绵镇,今天成衣业百家齐放,家家户户从事服装加工,据统计福绵有成衣加工厂600多家,个体成衣户1000多个,年产成衣4000万件(套)以上,成为享誉华南的“成衣王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  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 ,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三、传统的民间文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玉林的传统民间文艺,姹紫嫣红、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音乐类以玉林八音为代表,而舞蹈戏剧则主要有采茶戏、牛戏(勾嘴戏)、木偶戏、粤剧等,同时独具特色的民间山歌也久负盛名。
玉林八音,是玉林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玉林传统古乐的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属传统的吹打乐,主要以鼓、锣、钹、笛(唢呐)、箫、弦、人声等组成。相传玉林八音是明朝崇祯年间一名玉林籍的九品笔吏(在宫廷抄乐谱的小官)所创,这位陈姓的九品笔吏告老还乡后将中原音乐体系的中原八音曲谱带回玉林,组织玉林当时的一些民间艺人进行演奏,并不断吸收当时玉林的一些民歌、小调、口头语等加以创新改进,逐渐形成了一种同中原音乐体系大体相同,但又独具玉林地方特色的“玉林八音”。玉林八音的曲谱内容以歌咏人、物,表现美好生活为主,其曲调有通用曲和专用曲之分,通用曲有“大开门”、“一枝花”、“紫金杯”、“小拜门”、“秀金枝”等 专用曲中,不同的场合曲调不同,如迎亲用曲有朝天子、大马步等,贺寿用曲有碧天贺寿、八仙贺寿等,送子用曲有仙姬送子等,新宅进人用曲有大开门、满堂红、万年欢等。而丧事用曲有虎落平阳、寡妇诉冤、丧笛等。演奏八音前,要先烧香、烧纸,拜祭祖师,然后奏乐过门请祖师,烧鞭炮,然后正式演奏,演奏时乐手们围坐在“八仙桌”(四方桌)旁,边演奏,边喝酒,别有一番情趣。玉林八音在整个玉林地域流传盛行相当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到清末**期间最为盛行,在当时几乎每个村都有八音乐队,一般一个八音队设一个馆,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烧雅圣”(集中吃饭),拜祭犁园祖师唐明皇。八音师在玉林城区叫“吹鼓佬”或“吹鼓手”,在一些乡下叫“六笛佬”。玉林八音主要在红白喜事、节日、庙会、神诞、庆寿等重要场合演奏,其中,在社庙诸神诞期出游吹奏八音时,便使用八音鼓亭,将八音乐器置放在鼓亭里,边游边吹奏,形成独特的庙会文化。
             采茶戏,由茶民独特的舞蹈、山歌、花灯、采茶灯等发展而成,以载歌载舞为表演手段,大都是喜剧、闹剧,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桂东南一带广为流传,民间的业余采茶剧团(队)遍及玉林不少的村(屯),现在**成立有广西唯一的专业采茶剧团。
             吸收了采茶、粤剧和南拳等形式的牛戏,亦称鹩剧、马戏或勾嘴,清末即有牛戏雏形。相传,兴业县山心乡莫甲元于清光绪年间把民间传奇《林月铃》写成提纲戏《鹅王帕》,插于舞唱春牛之中演出,成为牛戏的雏形,后来莫甲元与其儿子莫耀群组成了马戏班。**期间,莫耀群在蒲塘乡南塘村教戏,创造南塘腔,对牛戏进行改造,吸收了采茶、粤剧和南拳等艺术、武术形式,并以玉林八音伴奏,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牛戏程式。**期间玉林南北各地都有牛戏班,其中以山心、蒲塘两地最兴盛,直到现在玉林不少乡村群众还有唱牛戏、看牛戏的习惯。
             木偶戏,流传于玉林民间乡下,玉林流行的木偶戏是杖头木偶,它以古装木偶为道具,一般一个木偶戏班称之为“一担”,一担木偶一般有三十六只,服装道具数十件,还有其他乐器等,外出演出时,这些道具均装在两个大木箱里,一担挑上外出演戏。演戏前,搭上一个简易的戏台架,戏台架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后部分用一张背景布分隔,前半部为戏台,为木偶表演场所。后半部为幕后活动场所,三面平摆着各式木偶道具,中间摆乐器。一般情况下,一人负责手撑木偶演戏,一人负责给各式木偶穿衣戴帽和传送出场的木偶,一人负责演奏乐器。演出前装上香火,祭拜祖师,之后说一段恭维当地观众的良言吉语,语言幽默诙谐,往往令人开怀大笑。演戏时,由演唱者手撑木偶,边唱边撑,做出必要的动作,以唱为主,间插道白,往往是演唱者用男女腔调同时表演几个角色,通过唱演敷陈故事。唱腔是从本地山歌演变过来,唱词以七言句为主,由演唱者随意演唱,演唱的内容是古人古传,如《双喜盈门、双喜重重》、《八朵莲花传》、《文武香球》、《女附马春草闯堂》、《一家子三状元》等等。在**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后的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木偶戏演出遍及玉林城乡各地,每逢农闲或喜庆日子,群众便请来木偶戏班演出助兴,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木偶戏演出活动已大幅度减少。
             粤曲、粤剧,在玉林流传历史悠久,为玉林人所喜爱。约在清末年间,玉林已有“瑞麟儿”“得得声”“乐天乐”等粤剧团来演出,**初年有周景初、周春怀、蒋仲平等音乐爱好者,成立音乐馆,名收“庆雅怀”,之后不少粤剧业余爱好者也成立音乐馆或粤剧队,专门练习演唱粤曲、粤剧,夜幕降临后,他们临街摆台演唱,引来不少群众驻足观看,这种自娱自乐的广场文化传统至今仍沿袭。
             广西壮歌素负盛名,有歌海之称。传统上广西壮族男女老少皆能出口成歌,在玉林的不少汉族人也像壮族人一样喜唱山歌 ,民间山歌至今在一些地方民间仍广泛流传 。刘三姐是壮族人所奉的歌仙 、歌祖 ,在玉林市玉州 、北流、陆川交汇处的水月岩附近就有一个刘仙洞,传说是刘三姐化石显圣的地方,故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玉州、北流、陆川三处地方的不少群众都聚集到水月岩附近的塘岸村祭祀刘三姐 ,以歌谈情、以歌会友 ,以歌为乐,成为这里一个传统的节日“歌圩”。这种情况表明 ,汉人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 ,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在全面、多层次影响着原居住地先民的同时,原居住地先民的文化在不同程度地也影响着南迁的汉人,形成了文化的交流、融合。因此,玉林“歌圩”的形成正是壮汉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四、传统的宗族家族文化

             宗族家族制是中华民族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思想行为方式有很深的影响,虽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宗族社会走向衰败崩溃,但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
             修族谱、续修族谱是宗族家族制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玉林,各姓氏保留中国传统的宗族习俗,他们虽从北南迁,却念念不忘祖之源、宗之本,他们通过修族谱怀念祖先,团结家族兄弟姐妹。从玉林一些姓氏族谱中可了解宗族家族制的一些情况:
《曾氏族谱》序载:“族之有谱,欲知人之所出也。知其出,则知尊其祖矣 尊其祖,则知敬其身矣。而修德立行,自不容于不勉矣。”
《苏氏族谱》序载:“家存一谱,展而览之,当兴水源木本之思,发和睦友爱之念,增奋发上进之忱,树富家强国之心。”
《唐氏族谱》序载:“家之有谱……祖宗之有功德,子孙之为孝慈者,亦莫不于谱见之”。
《蒋氏族谱》序载:“三世不修谱,等于不孝。后世不续修,亦等之不孝也。”
《文氏族谱》序载:“谱贵谱其所知,不知而妄援,是为冒本 既知而或置,是为忘本,冒与忘皆不孝。”
《梁氏族谱》序载:“佐国展鸿猷祖德馨芳绵泽远,昌邦崇骏业宗支秀茂绍源长”。
             可见,修族谱都是为了明宗族之世系 ,理家族之支派 ,使后世子孙不忘本祖,纪念先祖之业绩、为人和风范,继承先人传统,弘扬前辈良好家风,体一脉之相承,共敦友爱之谊。在最近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调查中,发现两套清代族谱:玉州区的《文氏族谱》17册和北流《凌氏族谱》52册。尤其是《文氏族谱》,该族谱内容齐全、完整、丰富、体系规范、脉胳清晰,信息量大 ,具较高的史料价值 。族谱内容始于宋文天祥所述前代世系,历经元、明、清三代不断增补,至清道光年间形成体系,光绪年间重修。内容共分家训、祖德、闺范、居址、祠堂、先茔、世图、世考、赠言等九大部分,所涉及的除家族世系外还反映当时的宗族制度、礼制、科举、人口、民俗、建筑等方面情况,为玉林历史和人物的考证以及研究宗族家族制度、礼制、民俗等具有重要价值。
             宗族家族制观念的另一种主要象征便是祠堂。“树高万丈,落叶归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祠堂被视为宗族的根基,它是宗族家族各支系的联合形式,是开展宗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寄托着宗族的归属感,用于祭祀、家庭议事、宴会和家族内婚娶礼仪等。各祠堂安列着历代祖先的牌位,每年年初、清明、重阳祭祖,娶亲生子要到祠堂拜祖先。各家神龛供奉祖先牌位,每逢节日、各种神诞、家中有喜庆等重要活动,在家中拜祭祖先是必不可少的。玉林各姓氏,很多是从其它地方迁徙过来的,一个家族定居一处,繁衍聚居,形成了村庄,为了寻根问祖,纪念先人,勉励后人,修建祠堂。在玉林,几乎每个村都有祠堂,而一些村的祠堂多达十数二十座。在玉州区城北镇高山村古民居中 ,全村古民居60多座500余间 ,现全村3600多人却有祠堂近二十座 ,其中现有较完整的十一座。牟著存祠是高山村兴建较早的祠堂之一,其一副对联上“著大宗祀典、存百世馨声”便表明了主人建祠的目的。在著存祠附近还集中了思成祠、绍德祠、郎官祠等牟氏祠堂。思成祠内屋檐正中“绥我思成”四字表达了先辈事业有成、荣归故里之情已实现之意 而思成祠、绍德祠第四进设置观音厅,族内男性结婚举行仪式后需先在观音厅住上三天,以祈求祖先神灵和观音菩萨的保佑、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却又是这里祠堂的一个特别风俗。郎官祠大门“一门三举子,四代六郎官”的楹联即激励子孙继承先人传统、弘扬良好家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不断进取。此外高山村不少祠堂墙壁上书写的先人留下的治家格言、家规祖训、村规民约,更是后人崇尚耕读为立身之本,以勤学成才为荣。这种情况在玉林其他一些古民居里也有类似情形。
             在玉林兴业 ,一种被村民通称为“庙屋”的古建筑遗物 ,却是宗族制度影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和历史见证 。兴业县境内 ,一种鲜为人注目而内涵颇为丰富的古建筑——“庙屋”布落在一些乡镇村落中 ,它俨然村中长者,默默记载着沧桑岁月、民俗民情。据调查,目前发现的庙屋有:石南镇东山村乡约亭、庞村庙屋、大平山镇平山村庙屋、阳村庙屋、龙安镇龙胆村太安庙等。据考,这些庙屋始建于明代,重建、移建或重修于清代。其建筑形制均为抬梁式木构架或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在建筑功用上,据初步研究,这些庙屋是明代洪武年间建立的一种利用宗族制度对乡村进行管理的一种“乡饮”制度之形式。“乡饮”制虽然始建于明代,但其影响却跨越明清两个时期 ,据《郁林州志》、《**志》载 ,乡饮制在清代仍继续沿袭下来 。故庙屋是村中利用宗族长老、宗族力量在庙屋进行奖善惩恶、仲裁纠纷 、村民议事等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公共场所 ,同时由于各庙屋均设神龛供奉诸神,又是村民祈祷平安、表达美好愿望的场所,今天,虽然封建的宗族制度已土崩瓦解,庙屋作为封建宗族制度实现的一种形式在今天已消失,但庙屋,仍是村民娱乐、祭祀的公共场所。

             五、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仰文化

             玉林民间信仰以祖先崇拜为基础,以佛、道、儒三教为主要对象,同时其它神道信仰为辅。民间信仰活动主要体现在各种节庆、寺庙、神诞等活动之中。
             在各种节庆习俗中,各式信仰活动渗透到各个节日活动之中。每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送灶神日,习俗上往往家家户户大扫除,驱除瘟疫,干干净净迎春节。除夕之夜则贴门神、春联,拜祖宗、吃团年饭。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是民间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元旦贺年拜祖神庙及族邻尊长”,各家男女老幼穿上新衣服一起庆贺,小辈向长辈拜年,亲朋互相祝贺,敬天地、拜祖宗,给孩子压岁钱。正月初二日每家宰阉鸡祭祖先和社头(土地庙)、灶君等,烧鞭炮“开年”。初十日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挂在社头的花灯到了正月十六日才烧掉,叫“完灯”。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包米粽、凉粽,在门上插上艾草驱邪 中元节又称“鬼节”,博白、陆川、玉州、北流等地部分农村旧习俗于七月十四日前,村民在村头村尾、山间田野吹响用勒鲁叶做的喇叭状的笛(客家人称“喃嘟乐笛”),笛声此起彼伏,“嘟嘟”“嗬嗬”作响,目的是为了怀念自己的祖先,以笛声引路招呼已故的祖先回家团聚过中元节。这种习俗大部分地方已消失,唯有博白少数乡村仍在流行。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最尚月饼,取团圆之意,各户人家习惯烧鞭炮、贡“月亮”(祭拜月亮)。而冬至节,则包米粽,祭祀祖先。
             玉林民间崇奉众多神祗,神诞甚多。诸神中除佛教“佛法僧三宝”、道教“三清”神、儒教孔子等外,还有各类天神、地祗,一些神化的人物或某些有关历史、传说人物等往往又作为崇拜的神明,建庙奉祀。如建天后宫以供奉天后(妈祖)娘娘,建寒山庙以供奉寒山三圣、建西山庙供奉西山蓝爷,建庞奶庙以供奉庞八娘、建龙母庙以供奉龙母娘娘,建谭苏庙以供奉谭姓和苏氏二爷,其他还有诸如玉皇堂、普庵堂、城隍庙、地藏堂、五显庙、雷祖庙、三清殿、孔庙、紫华庵、护龙庙、三教堂、三帝堂、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文笔塔等等,供奉着各种神明佛像。神明佛像如此众多,各种神诞佛事活动便连绵不绝。如西山庙诞为农历三月三、寒山庙诞为九月十五、庞奶庙诞为三月十八、观音诞每年四次: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二月初二、八月初二为土地诞,祭社神,社为土地之主,各村都设有社头(土地庙)供奉本村土地神。庙会是为神明生日举行的庆祝仪式,主要的活动是从庙中抬出神像出游,仪式隆重,气氛热闹,神像所到之处受到群众朝拜。庙会期间请戏班演戏,吹奏“八音”、舞狮舞龙庆贺,附近各村群众纷纷前来参加仪式,祭拜神明,祈求美好愿望。规模较大的庙会还形成商品交换市场,异常热闹,一些庙会诸如樟木镇樟木中村的庞奶庙、石和镇沙坑村塘坡岭的西山庙,还请来民间艺人跳讲述各神生平事迹的傀堂戏。
             跳傀堂,又称跳鬼脚、跳庙、傩戏等,一般在庙会、诞期等场合表演。表演时,先演“戏头”请师傅,由两人同时演出 ,共跳同舞 ,锣鼓伴奏 ,节奏明快 。“戏头”过后即开始正式表演,单人演出,不论表演什么角色,均戴上不同的面具 ,面具是根据表演的人物形象用木头雕刻而成 。演员边跳边唱,主要表演神的历史故事或片段,文武神交替出演,演完一个接下来另一个人戴上另一个面具出台再演下一个神,个次不限,可演较长时间,表演动作简单、粗犷、热烈,音乐简单 ,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 。道具一般用木制的戟、刀、剑、护板、扇和旗令等。过去傀堂戏在玉林各县市不少地方都有流行,而今天只在福绵管理区的樟木、石和和**凤山、江宁等乡镇还有传承。石和、樟木等乡镇的傀堂戏介于“舞蹈”与“戏”之间,说它是舞,它有简单的唱词和道白,说它是戏,它的情节和表演程式又过于简单 而**凤山傀堂戏则是一种更接近舞蹈的形式,即“傩舞”,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定为傀堂跳岭头的节日,表演者面戴面具,扮成五雷将军,面具如同公鸡头冠,手拿铁凿斧头,在锣鼓钹的伴奏下起舞,它是一种驱赶邪魔纳吉接福、保佑平安的民俗舞蹈。

             六、特色风味的玉林饮食文化

              “千州万州郁林州,甘香酥脆满嘴油”、“肉蛋落地跳三跳、牛巴甘香味道妙、竹板一响云吞来,还有茶泡天下游。”这些曾广泛流传于玉林民间的打油诗,形象生动地道出了玉林人对玉林风味食品的赞叹和自豪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玉林人适应当地环境、物产、气候、人情风俗等条件,逐渐形成了富有玉林特色的饮食习俗,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玉林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天下游”的茶泡,是玉林民间一种经精雕细錾、味道清甜的传统工艺泡茶食品,是作为婚庆、祝寿、庆祝春节等常用的送礼食品。它是用精选过的石瓜或木瓜经过切块、錾刻(透雕)、煲煮、过糖、上盘、筛晒等工序制作而成。錾刻有平雕和立雕之分,以平雕为主,平雕的图案主要有花卉虫草、吉祥纹饰等,立雕中诸如龙凤呈祥、中国结、狮子滚球、弥勒佛等形状,这种錾刻工艺是集剪纸、绘图、书法、雕刻等于一身的传统工艺,无不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不愧是一种“吃进肚里的艺术珍品”。茶泡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民间中流传这样一个爱情故事:相传在古代,某富户人家的一个丫环,心灵手巧,精于刺绣。一次不小心摔坏了主人的玉盘,被贬至厨房作杂活。为争取被重新重用,她把各种瓜果雕成各种形象,并加进调料,送给主人吃以博取主人欢心,不料却引起了少爷的好奇,后接触渐多,日久生情,少爷不但爱上这种食品,也爱上了这个丫环。但他们却遭到了主人的极力反对,于是私奔出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何以为生?于是丫环想起她做过的瓜果雕刻,并进一步发明了用于泡茶的“茶泡”,拿到市场卖,结果很受欢迎并因此发了财。后来少爷读书金榜题名,做了官,丫环变成了夫人。她的茶泡艺术便在达官富绅中流传下来,并形成风尚:闺女出嫁必备三件宝——嫁妆、茶泡手艺、茶泡。新娘迎到娘家,宾客都要看热闹,一看新人的妆嫁有多少,二看新人的茶泡手艺有多精,三看新人做的茶泡靓不靓。从此这种风俗代代相传。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在清代,玉林人在嫁女时用茶泡敬遍亲戚朋友,俗称“新人茶”。在新郎到女家“亲迎”或“回门”时,女家须以大型精致的茶泡馈赠。男家也须以同样规格茶泡馈赠女家的“送嫁娘”。逢春节或祝寿,玉林民间也常以茶泡招待宾客或祝寿,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中期。
             “甘香味道妙”的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可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是玉林人下酒美肴、馈赠亲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拼作冷盘,而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则常以牛巴搭配。牛巴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最好是黄牛肉)为主料,牛肉切割成片后,用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等十几种适量组成配料,经烤干、蒸炊、油炸、焖、回锅油炸等工序制作加工而成。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街吴常昌的牛巴最负盛名,装成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而今吴常昌的后代已将“吴常昌一记”注册了商标。
             “落地跳三跳”的肉蛋即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道鲜美,极富弹性,从高处掉下弹起10多厘米。现在的肉蛋是在**时期的工艺基础上得以继承和推广,肉蛋汤、炒肉蛋是玉林人筵席必备佳肴。肉蛋的制作独特,一般以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最佳,也可用精瘦猪肉代替,切肉成片后,置肉片于石板上用木槌捶成肉浆,拌料后用手搅拌成网状结构的肉浆置于钵中反复摔打成能自动收缩状,最后用手指挤出一个个的小肉团放入锅中煮至微沸浮起即可。
             “凡人家必年前预作”的白散,即米花,状如圆盘,成品直径约20多厘米,中间有“吉、福、喜、寿”等字样。白散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玉林人俗称“白散”,为玉林人春节必备食品,用于春节祭祀、招待客人、走亲戚等,此风俗自清至今历数百年而不衰。
             槟榔是热带植物,在两广、海南、**、福建等地种植,在玉林,槟榔与民间文化的联系有着特殊的意义。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男女订婚,多在幼时问名后纳,采槟榔必需……”“俗重槟榔,宾入门,奉茶后则献槟,若仓卒可无茶,不可无槟。”食槟榔时一般用槟榔闸刀将槟榔切成小块,宾客来访以槟榔相敬,槟榔成为一种礼果。男女订婚,男家遣媒人送装有槟榔 、凤饼等礼物 ,如果女家同意,便揭盒取出槟榔 ,俗称“取槟榔”。举行婚礼前逐家送槟榔、糖果以将婚姻大喜事告知亲戚朋友。婚礼时,将槟榔装上槟榔托敬献宾客以示热情,槟榔又成为一种婚嫁礼品。这种风尚在清末**时期较为流行,而今则已极为罕见。

             七、丰富多彩的传统人生礼仪

             玉林传统的人生礼仪丰富多彩,人一生中从出生、成长、结婚、庆寿、丧葬等主要环节都有各种仪式、习俗,这些礼仪习俗在玉林各县(市)区虽略有差异却又都大体相同。
             孩子出生,俗称出世,即宰鸡烧香祭祖,并派人通知外家,外婆家闻讯即携鸡、蛋及衣物等登门道喜。小孩出生第三天,也要烧香祭祖,俗称“吃三朝酒”。生男孩的称“添丁”,在出生后第十二天,亲戚们即拿礼物来恭贺,外婆还带上背带、小棉被等,称“吃十二朝”。孩子满月时,则不论生男生女都办“满月酒”。男婴出生后的当年或第二年农历正月初十,要举办“挂灯”仪式,一般在香火堂(厅堂)或“社头”(土地庙)处挂上彩灯,彩灯内置灯盏,日夜不熄,挂灯时设宴招待前往恭贺的朋友 ,有的人家还请戏班唱戏 。到正月十六日完灯时,添丁者拿三牲酒礼在“社头”处祭拜,祭罢把彩灯烧掉,这种风俗在一些乡村民间至今仍沿袭。据最近的民族民俗文化调查时 ,发现陆川县米场镇村民中此风俗仍较盛 ,一些农户至今保留着成套几十块的花灯木刻印模板 ,有些是祖传下来的 ,有的则是现代不断添补的。木刻印模板图案多种多样,制作花灯时,用这些印模板印上花灯图案纸并粘贴上灯架,灯架主要用竹片扎成支架,外边粘贴上印花纸,内置青油灯盏,即成花灯。孩子出生后一周岁称“对岁”,贫者一般煮两个鸡蛋给孩子,为孩子添新衣。一般人家对岁时设宴祝贺称“对岁酒”。
             旧时传统上男女婚嫁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封建的包办婚姻,多讲究门当户对,即玉林人所说的“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民间婚礼仪式一般分请庚、定亲、报日、迎亲这几步。结婚前往往用茶泡敬献前来贺喜的宾客

 

,嫁女时 ,茶泡作为陪嫁礼品出嫁 ,婚礼时要用茶泡泡茶敬献家公、家婆以及其亲属戚友,槟榔、凤饼也是婚礼仪式的必备之物。“八音”乐队的演奏则将婚礼仪式烘托出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现代社会,婚礼中的不少传统风尚已渐渐淡出,而“八音”演奏庆贺的传统却得继承下来。
             玉林民间都有祝寿的习惯,人到61岁开始做寿,以后逢一都做寿,71岁为大寿,81岁以上为高寿。也有的地方从60岁开始逢十做寿的。前来祝寿的亲戚朋友,主要送寿屏、寿帐、寿联、衣料、长寿面等物。

             八、独特的客家民居文化

             玉林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博白、陆川县,其他则是零散分布地。客家人居住的传统建筑各式各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即内聚性和防御性。这种特性在玉林的一些非客家汉人民居中虽然也有类似情况,但在客家民居中的特点更明显更广泛、型制也更典型。玉林客家民居的建筑主要有堂横式合院、围龙屋等形式。
堂横式合院主要有双堂屋和三堂屋两种,它一般主要以门楼屋、堂屋(也称厅屋)、横屋以及禾坪和水塘等为基本部分组成客家民居的多种形式,规模增大即增加横屋,堂屋以厅堂为中心,最简单的是“双堂屋”,前进是门厅(下堂),后进是后厅(上堂),上堂(厅)即祖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客家民居的活动中心。中间是天井,规模大的有三堂屋,而横屋也随之增加,横屋有双横、有的是四横甚至更多的。现在保留较完整较典型的这类客家民居,在陆川有:三堂四横屋的乌石镇吹塘村陂口李时海故居、三堂八横屋的乌石镇旺岭村高断司马第、双堂两横屋的横山乡谭村东村吕瑞云故居、三堂四横屋的温泉镇洞心村高门楼民居、三堂双横屋的良田镇石垌村林虎故居等 在博白较典型的是旺茂镇绿田村绿榄屯民居群和王力故居等,其中绿榄屯民居群基本上都是双堂两横屋、王力故居则是三堂两横屋。
             围龙屋则是一种更为典型、特殊类型的客家民居,是最能集中体现客家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式,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中央为堂横式合院、后半部为半圆形(马蹄状)围屋、前半部则为禾坪和半月形水塘。中央部分的堂横式合院中轴对称、左右均衡,中轴线上为三堂,上厅即祖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是围龙屋的活动中心。堂屋左右为横屋即形成三堂双横屋,规模大的则添建横屋和围屋,一层又一层,有四横、六横甚至八横屋不等。从堂屋到横屋的功用设置为礼制中心到居室,到储物房再到家畜屋舍、卫生间。围龙屋后半部分是半圆形(马蹄形状)部分,沿半圆形边缘排列环屋,分为若干扇形房间,由围屋围着后半部的院落,围屋外围则是半圆形高大围墙。围龙屋前半部分的禾坪是族人聚会、歇息、晒谷等活动场所,半月形水塘和围墙左右两侧的水塘则作为排水、养鱼、灌溉之用,并兼具防御、调节气候、风水、景观等功用。围龙屋外围筑马蹄形围墙 ,沿正面半月形水塘内侧与禾坪交界处筑直线矮围墙 ,墙中间开空花窗 ,余三围为5—6米高 ,六、七十厘米厚的呈半圆状(马蹄形状)的夯粘砂土围墙环绕整个村落,墙体遍布射击孔,绕围墙分设若干个可作了望、射击用的碉楼,围墙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5—6米宽的长方形水塘作护城濠沟 。围龙屋正面左右两侧各设一个具“关门打狗”功用 、机关巧设的“瓮城门”式的村门。此类客家民居在玉林现存较完整的有玉州区南江镇岭塘村硃砂垌和分界村金玉堂等处的客家围龙屋。
             建筑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各种形式的客家民居在建筑布局、院落结构、装饰风格、功用设置等方面均表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及客家民居的风貌与气质,反映了渊源于中原的客家文化既传承中原文明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生活习俗。首先,玉林传统的客家民居无论何种形式都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客家先民南迁时,一家一族行进,来到南方后由于是后来者生存环境严酷,形成血缘聚落,依赖家庭的集体力量互助合作进行生产和生活。其次,居于民居中心的祖堂(祠堂)是谒拜和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显示了宗族的尊严 ,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 。再者,客家民居均有较强的防御功能,由于是后来移民,为求得生存、需加强防卫、保护自己、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犯,故高大的围墙、遍布墙体的射击孔、碉楼、内向且功用齐全的合院建筑、容量大可供较长时间使用的储物房等这些情况,无一不是这种心理在客家民居建筑上的反映。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前进。玉林社会的进步同样是日新月异,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风尚,玉林人的气质、精神面貌和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进步着,玉林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继承弘扬、沉淀积累、充实变化、更新进步,又形成新的更高层次更深厚的文化,并将促进玉林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发表于 2009-5-2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多谢楼主的详尽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09-5-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很有研究。。。
很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