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日前接受了《证券时报》等媒体记者的联合专访。他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重大转折,从持续低迷转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抓住机遇保持股市的稳步发展。他还强调指出,当前我国股市并不存在严重泡沫。
五大因素力促
资本市场重大转折
我国资本市场2001年6月以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背离,我国资本市场却持续四年低迷,这是不正常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周正庆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对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社会上流传一种错误的舆论,从根本上否定我国的资本市场,鼓吹要“推倒重来”。这种舆论的误导,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是多方面努力的成果,是长期以来不断加强和深化各方面改革的结果。它得来不易,更加值得珍惜。”周正庆说,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2006年的转折。
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和正确的政策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这一提法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史上是第一次。随后,“国九条”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后续的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是对这一战略方针的具体落实。
其次,法律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周正庆认为,2005年12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全面修订,对不利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影响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某些限制性规定做了适当调整。“如果没有《证券法》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