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言“无为而治”,然于尘世奔忙中,若只守“无为”之静,便如浮萍无根,终将随波逐流。真正的生命姿态,应是从“无为”中觉醒,以“有为”之心立定脚跟,再以“作为”之实踏出坚实足迹——这恰是无数平凡人于时代洪流中奋然前行的轨迹。
“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混沌的清醒认知。当历史的暗影如浓雾般笼罩,我们曾一度在迷茫中踟蹰。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场上,方阵中那些普通士兵挺拔如松的身姿,正是从“无为”中走出的起点:他们曾于烽火中目睹家园倾覆,却未沉溺于悲恸,而是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觉悟,将“无为”的悲凉化为“有为”的力量。这力量并非来自豪言壮语,而是源于对民族存续的深切忧思——如《南京照相馆》中那对平凡夫妻,在战火纷飞的危城中,以照相馆为据点,默默守护着无数家庭的影像与尊严。
[size=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