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15 07:36 编辑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唱过这首歌《父亲》人不禁会问,为什么离别总在秋天?或许是因为秋天的风最懂人间凉热,能吹散夏日的热烈,却吹不散心中的牵挂。
秋天里,父亲悄悄走了。我没挪动他,也没喊人来——就躺在他旁边,陪着静静睡着的父亲。一个活热的我,想这样多蹭会儿,亲人最后的热乎气儿。不敢闭眼,怕一闭眼,就漏掉了最后这点时光。
他以前常把我架在脖子上“摘”月亮,带我去庙会看戏;我受了委屈,他就拍胸脯:“有爸在!”这些年,他就这么撑起这个家。现在他躺在这儿,我不敢喊别人来——怕一来人,他就真走了,真从这个家挪走了,我就成了没根的人。
那夜,我没说一句话,就挨着他。感觉他的热气儿一点点儿散去,像退潮的海水漫过手指头。脑子里过电影似的:从他扛我摘星揽月,到他拍胸脯说“有爸在”,一帧帧那么热乎。
有些告别不用嚎,是悄悄的——把最后这点儿热乎气儿揣进心窝里,像揣着个火种。以后,自己就是屋檐,自己就是太阳。天亮了,直到亲戚邻居硬把我拽走,原来整夜都在和父亲说再见。没说出口的,都在这儿了。
这种舍不得不是哭出来的,是心里头慢慢儿、慢慢儿积聚出来的,像老酒,像纪录片。平铺直叙没绕弯子,就是心里话,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深刻。我要的,全在这儿了。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如今清歌犹在耳,父影已随秋夜去。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更愿人间父子情长,不诉离殇。
或许离别总在秋天,是因为秋天本就是一个收获后沉淀的季节。它教会我们,有些告别不必声张,有些思念不必宣泄,只需像秋天的果实一样,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醇厚。而父亲的爱,就像秋天的阳光,虽不如夏日炽烈,却足够温暖余生。
为什么离别总在秋天?也许是因为秋天懂得,最深的离别不是永不相见,而是带着爱与记忆继续前行。就像父亲留给我的热乎气儿,像火种一样藏在心窝里,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己成为屋檐,自己成为太阳。
秋天会走,但爱不会;离别会来,但思念永远在。这便是秋天教会我们的,最温柔的离别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