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81338|回复: 13

铜鼓造形象竹节!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1-1-1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柳州
铜鼓造形象竹节!

铜鼓的结构、类型以及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第一、铜鼓的结构:总的说来,铜鼓全身分为面、胸、腰、足、耳五个部分。

第二、铜鼓的类型:根据铜鼓流行时代、造型风格、纹饰和工艺特点的差异,分为8种基本类型,分别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

第三、学术界有关铜鼓起源的看法

关于铜鼓的起源问题,古今中外的诸多学者多有研究,看法不一,主要以下6种:

1.马援或者诸葛亮创制铜鼓说

2.铜鼓起源于皮鼓说

3.铜鼓起源于錞于说

4.铜鼓起源于象脚鼓说

5.铜鼓起源于木臼说

6.铜鼓起源于铜釜



1.jpg




出土于五珠乡沙果村的Ⅱ号万家坝型铜鼓(战国早期)

广南名胜古迹(二) 团广南县委       2009年02月11日



在悠悠5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广南县各族先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现有珍贵的文物藏品1008件(枚),社会流散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3件,居全州八县之首。值得一提的是,广南还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全球出土的8种古老铜鼓基本类型中,广南就有5种41面。其中一面进入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列,一面被称为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厚重的铜鼓文化于2005年6月拍成电视专题片《铜鼓的回响》,亮相央视《走遍中国》栏目。2002年10月,广南县在处于县城黄金地段的莲湖之滨让地2460平方米,启动兴建了总投285万元(不含用地费)、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的花园类框架仿古式民族博物馆,并于2005年11月4日竣工投入使用。
      2006年春节近1000件文物首次在规范的展厅亮相后,深受世人青睐。美国福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誉社强等观后激动不已,连声称赞“广南文物真棒,真了不起!”。 广南县素有“铜鼓故乡”的美称,在世界上已有八种古老铜鼓基本类型中,广南就有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尊义型等5种40余面。1983年、1985年五珠乡出土的沙果Ⅰ、Ⅱ号万家坝鼓系春秋战国时期遗物,进入世界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列。1919年阿章出土的石寨山型竞渡鼓,以其精美的铸造工艺和繁褥的纹饰,被称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1959年隆重庆祝建国10周年之际,被送往首都参展的一面广南铜鼓,现仍荣耀地展示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因为广南铜鼓的存在,2004年在文山召开的国际铜鼓文化研讨会上,我州被中外专家不可辩驳地公认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为展示深厚的铜鼓文化底蕴,我县已筹资1000余万元兴建了占地140亩的铜鼓广场,塑了9面不同类型的铜鼓,每年引来数万人围观。2005年6月中央电视台将广南独特的铜鼓文化习俗拍成电视专题片《铜鼓的回响》闪亮上映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广南厚重而神秘的铜鼓文化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是外界认识广南、仰慕壮乡、提高广南知名度的重要窗口。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世界上最早的铜鼓

1.jpg



铜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青铜器,长期流行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铜鼓的体积不一,大者直径超过一百厘米,小者直径仅十余厘米,重量从数百公斤到数十公斤不等。关于铜鼓的起源问题,目前有皮鼓说、钅享于说、象脚鼓说和铜釜说,其中以铜釜说的支持率最高。

研究成果证明,铜鼓在古代具有多重功能,是祭祀、庆典仪式中使用的乐器,此外还是上层统治阶级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明清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乐器。目前,我国已知的铜鼓有2200多面,中国铜鼓研究会把它们细分为8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其中万家坝型铜鼓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鼓类型,其他类型铜鼓都是在万家坝型铜鼓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万家坝型铜鼓因最早发现于云南楚雄万家坝而得名。这是一件万家坝型铜鼓(见上图),身高37厘米,面径41.5厘米,足径63厘米,1976年云南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断代为春秋时期。该鼓鼓面饰八芒光体(即太阳纹),腰部饰对称双耳。此外器身上还可见简单的云纹、网纹等纹饰,器表有烟熏的痕迹,可知曾做过炊具之用。尽管如此,该鼓的音律准确,同墓还出土另外三鼓,经测定,四鼓之间包含有小三度、纯四度、大二度、小二度的音程关系,音响效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该鼓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7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共探文山铜鼓之谜


发布时间:2004-8-2gxbl0:18:38         
学术研究会开幕式现场






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安致欢迎词。




        本站讯(万琼芝报道)8月11至15日,由文山州人民政府和云南大学主办,州文化局和云南大学历史文化院共同承办的文山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文山召开,来自美国、意大利、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北京、广东、广西、贵州、台湾等10多个省市的7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共同研究探索文山铜鼓的千年谜底。

      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国安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副州长孙天竹主持开幕式。



      为了扩大对文山铜鼓文化和文山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以充分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文山铜鼓的文化资源,逐步确立文山铜鼓在国内、国际铜鼓界的地位,弘杨和宣传振奋文山民族精神,文山州人民政府和云南大学携手主办了这次盛会。   
副州长孙天竹主持开幕式





     李国安在致词中说:酝酿多年的文山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于有云南大学及历史文化学院和众多领导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参与变成了现实。这是文山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及来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李国安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独特,民族众多,在这块广袤和起伏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与古夜郎国齐名的勾町王国,曾经孕育了柯仲平、楚图南等一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而文山丰富的物产,独特的区位,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又预示了文山今后发展的美好前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山各族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铜鼓文化则是文山民族文化中璀璨夺目的奇葩。长期以来,文山州的文物工作者都在做着一个远古的梦,想把文山铜鼓——这一包含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文化重器向外界宣传,让铜鼓成为世界了解和认识文山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建国发言




民族文化丰富积淀的借鉴,让铜鼓成为召唤人们关注和向往文山这一丰饶资源宝库的宏声。而今天,这一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我们热忱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帮助我们解开隐藏在文山铜鼓后面的千古之谜:为什么学术界普遍认为云南铜鼓只有6种类型,而文山铜鼓却富聚了现今已发现的所有8种类型;为什么文山铜鼓与外地铜鼓无论从型制、纹饰和铸造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为什么开化鼓、广南鼓、古木鼓上的纹饰独特,至今还未发现与其相同的第二面铜鼓?为什么迄今发现的体形最大的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均出自文山?为什么文山的遵义型铜鼓在数量上居全国之冠?为什么铜鼓在二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已在众多民族和广大地区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但文山现代民族至今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习俗,成了学术界的“活化石”?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次盛会,学术界能把文山铜鼓在全省乃至全国铜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告诉文山、告诉世界。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建国在开幕式上说,文山是一块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沃土。自春秋以来,铜鼓作为“国之重器”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众多民族中融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集冶金、铸造、美术、音   
中外专家学者




乐、舞蹈为一体,形成了别具魅力的铜鼓文化,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许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典型体现、科技和智慧的高度结晶。文山地处世界铜鼓文化的中心地带,其铜鼓发现数量多、分布广、种类齐全,并在州内各民族中广泛使用和影响大,在铜鼓文化的学术探讨和铜鼓文化的保存与开发利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文山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一方热土,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一方重镇。我们与州政府共高举办文山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深入挖掘文山州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将这些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云南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相结合。同时与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文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明确文山铜鼓在世界铜鼓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增进世界对文山铜鼓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认识。


      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文物评估中心主任李昆声说:文山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物化天宝、地灵人杰。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有着著名的西畴人化石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地点以及岩画已遍布全州各地。,国际   
中外专家学者




上的专家学者对铜鼓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铜鼓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课题。文山铜鼓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时代早。即在这里已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6面。二是种类全。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对世界古今铜鼓划分的8类铜鼓类型在文山均有发现。三是数量多。全州3.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发现138面。通过这次国际学术研究会,与会各国代表、中国各省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将把文山绚丽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铜鼓文化信息向全世界更多的朋友传递。从而提高文山州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学术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就文山铜鼓分组进行讲座、观看大型乐舞《七乡鼓韵》,并到部分民族村寨参观考察。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西汉石寨山型铜鼓持宝人:麻小姐
藏品来历:祖传
  
  1.jpg

 
藏品描述:
  石寨山型四蛙铜鼓,通高30厘米,面径37厘米,足径41厘米。
  此鼓造型雄伟,阴纹为主,面部宽大,胸部突出,足部纹饰刻划细腻,布局对称。鼓面中心是太阳纹,有十二芒,芒间素,太阳纹之外是一道道宽窄不等的晕圈,窄晕中饰锯齿纹、圆圈纹、点纹等构成的花纹带。宽晕是主晕,饰以旋转飞翔的鹭鸟。鼓面边沿饰立体写实蹲蛙四只,呈两两相对排列,蛙由头部、躯干部和四肢组成,两眼圆突,皮肤写实,前肢较短,趾间有蹼无爪,后肢发达,趾隐于腹下。胸部也饰有与面部相同的几何纹带,其主晕则是人物划船的写实画像,每船六人,一共有四幅划船图案,对称排列。胸部和腰部之间有编织花纹扁耳两两一组,四耳对称。腰部除晕圈组成的纹带之外,还有由竖直辫纹带和几何纹带相互交替分隔成的方格,方格中分别饰以砍牛图和用羽毛装饰的人跳舞的图像,两种图像各四幅,间隔对称排列。

 藏品鉴赏
  该藏品为西汉时期的石寨山型四蛙铜鼓。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一批铜鼓为代表,流行时代从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前后延续五百多年。鉴赏如下:
  风格  此鼓艺术风格严谨,制作技术精湛。在八种类型的铜鼓中,属非常典型的石寨山型铜鼓。
  质地与工艺  该铜鼓为青铜铸成,主要成分为锡青铜,闪黄金色,音响效果好,手感沉,表面光滑,整体为失蜡法铸造;其中与鼓连接的耳,从耳边沿观察花纹找不到合范痕迹,也是用失蜡法铸成的;与鼓连接的蛙,没有发现合范缝和焊接或分铸痕迹,也是采用失蜡法铸造的。此外,鼓身上的纹饰应是印痕法制作而成,即将纹饰的一个单元刻在木质或石质印模上,或者以现成的某种物品做印模,依次捺印到铜鼓的外范上,印痕法遗留在此鼓身上的痕迹如纹饰出现有压印不均、空缺和重叠现象。
  包浆  该铜鼓包浆地道、黑漆古特征明显,全身无作旧感,自然条件下保养得很好。放大镜下观察,表面绿锈坚固、自然,用手指在锈面上用力快速揉搓,然后趁热嗅手指上的气味,锈气纯正,无刺激感、无异味感;再通过用手指敲击铜鼓听声来辨别,声音低沉、圆润,是老铜器的声音,排除新铜器那种清脆、刺耳的声音。
  铜鼓文化  石寨山型铜鼓在继承铜鼓的音乐功能之后,加重了铜鼓在祭祀活动上的分量,依然是娱神悦鬼的乐器,如同把北方礼器中的钟与鼎的功能合二为一来用,这也反映在铜鼓的图案上,如铜鼓上的划船、舞蹈图案为乐器功能,砍牛图案为祭祀功能,都是古人使用青铜艺术来表现生活,反映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另外,铜鼓还是财富的象征。

藏品估价
  综合上述鉴赏,加之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非常珍惜铜鼓,视之为“镇寨之重器、传家之至宝”。参考目前市场行情,初步估价为人民币90万元左右。
  

报纸版面效果详见当代生活报《非常财智》周刊(每周二见报)
更多咚咚见博客:http://blog.gxsky.com/blog_view_60691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滇国境内的石寨山型铜鼓

2009-09-29 11:54:21     浏览次数:96 次  [字号: ]

摘要:大约在战国秦汉时期,滇国境内的主体民族——滇族,是中国古代越系民族的一支。汉武帝时期,汉王朝致力于开发西南地区,并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以兵临滇”,降服了滇国,建立了益州郡,同时赐滇王“滇王王印”,并允许滇王“复长其民”。

1.jpg


 铜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青铜器,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流行,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铜鼓的体积大小不一,大者直径超过一百厘米,数百公斤重,小者直径仅十余厘米,数十公斤重。关于铜鼓的起源问题,目前有皮鼓说、钅享于说、象脚鼓说和铜釜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研究成果证明,铜鼓在古代是祭祀、庆典仪式中使用的礼器,此外还作为一种人神交际的媒介,长期为上层统治阶级所把持,是他们拥有权力和财富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典型的“重器”。明清以后,铜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乐器,如今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在使用铜鼓。目前,我国已知的铜鼓有2200多面,中国铜鼓研究会把它们细分为8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就目前的发现情况而言,除北流型和灵山型外,云南拥有其它6个类型的铜鼓。




  大约在战国秦汉时期,滇国境内的主体民族——滇族,是中国古代越系民族的一支。汉武帝时期,汉王朝致力于开发西南地区,并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以兵临滇”,降服了滇国,建立了益州郡,同时赐滇王“滇王王印”,并允许滇王“复长其民”。解放后,随着晋宁石寨山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掘证实,滇国时期曾创造了一种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而铜鼓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器物。目前,滇国境内出土的铜鼓主要以石寨山型铜鼓为主。




  石寨山型铜鼓因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最多而得名,存在的时间大约是战国末至东汉初。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石寨山型铜鼓是在万家坝型铜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换言之两者是源与支的关系。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不同民族创造的不同类型的铜鼓,基本上属于平行发展关系?《滇国与滇文化》 。就已发现的石寨山型铜鼓而言,纹饰与万家坝铜鼓相比有了较大的区别。鼓面上的装饰不再单一,除正中光芒数量不一的太阳纹外,四周的纹饰趋于多样化,三角纹、弦纹、锯齿纹、圆涡纹、翔鹭纹等等,进一步增强了鼓面的装饰效果。




  这时期的铜鼓,胴部和腰部开始出现一些纪实性的图案和纹饰。如椎牛纹。




  表现了两位羽冠装饰的男子,一人正在手舞足蹈,另一人则准备宰杀一头犍牛,很可能是古代民族的一个祭祀或者聚会活动。又如船纹。




  人数不一,形体各异,塑造也有精细之分,对此的解释不一,“常见的有超渡船说、竞渡船说、过海船说、渔船说、祭祀船说等不同看法”《滇国与滇文化》。总之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内容。




  石寨山型铜鼓中的上乘佳作,铸造精,纹饰美,代表了石寨山型铜鼓的最高水平。该鼓通高47厘米,面径68厘米,足径84.5厘米,1919年云南广南阿章寨出土,断代为西汉时期。鼓面饰十四角光芒的太阳纹,其外分五晕,饰多种几何图案:胴部饰船纹,共有四组,每船上表现人物4—5人,人物头戴羽冠;腰部则饰椎牛纹、鸟纹、舞人纹等,生动自然;胴部和腰部之间有四耳。该鼓造型端庄,光泽闪亮如新,边边角角皆铸造得规整、圆滑,铸工之精细,纹饰之美奂,令人赏心悦目。该鼓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石寨山型铜鼓中最小的一件,通高19厘米,面径21.2厘米,足径25.4厘米,1954年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断代为西汉时期。鼓面正中饰太阳纹,为六角光芒。分为六晕,主晕素地,其它分别饰同心圆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等。该鼓除了体形较小外,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即鼓面边沿饰立体蹲蛙四只,呈顺时针方向对称排列,很显然是属于石寨山型铜鼓的晚期作品。关于蛙饰的寓意和来源,学术界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如求雨说、消灾说、图腾说、用功能说等等。不论怎样,总之立体蛙饰使铜鼓的装饰开始从平面走向立体,审美效果发生新的变化。该鼓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谈及铜鼓鼓面上的立体雕饰,有必要提一提同属滇青铜文化范畴的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一件骑士铜鼓。




  该鼓通高45.5厘米,面径40厘米,断代为西汉时期。鼓面上除太阳纹、锯齿纹、弦纹等平面纹饰外,还焊接了圆雕的骑兵和牛的形象,骑兵三人,牛一头。骑兵服饰皆相同,头戴盔、耳佩环、腰佩剑、双手持缰,骑马在鼓面之上作顺时针方向运动状;马昂首,尾飞翘,显得动感十足。牛的形体尺寸比例显得特别小,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状。不论当初此鼓制作者的意图如何,立体的人物形象在铜鼓鼓面上的出现,应该说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创新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有关广西铜鼓的习俗

2009-09-23 16:27:43     浏览次数:125 次  [字号: ]

摘要: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二世纪。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道: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其事也可能发生在广西境内。




1.jpg



  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二世纪。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道: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其事也可能发生在广西境内。 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广西发现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北流县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我国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于广西博物馆。

  在许多壮族乡村,每当农闲之时,相邻各村的农民常常会聚集在村郊的山头赛铜鼓。如果一方乱打或打错,就算鼓手失败,取消比赛资格。鼓声清脆响亮,打得久,打得动听,就算赢。鼓声哑了,或者铜鼓裂了,就算输。其他青年男女,则一边看赛鼓,一边唱山歌,他们借此机会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此间,人人兴致高昂,人人自得其乐!


  这是在河池许多乡村时常能看得到的“民乐图”。铜鼓,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河池显示出弥久愈坚的生命活力。在河池境内,许多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奏铜鼓乐、跳铜鼓舞的习俗。铜鼓艺术,被誉为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在河池熠熠生辉,凸显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据悉,河池现在使用的铜鼓可以追溯到汉代。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有2400多面,河池就有1400多面,铜鼓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二分之一,几乎与全国馆藏数量(1460余面)相等,河池因此具有了“世界铜鼓之乡”之美称。河池的铜鼓主要分布在东兰、南丹、大化、巴马、凤山、天峨、都安、罗城等县。


  河池市内的壮族、瑶族在建新房和婚嫁时要使用铜鼓,壮族、瑶族、苗族在丧葬时要使用铜鼓。春节是红水河流域各民族共同的大节,河池境内的壮族、瑶族、苗族都使用铜鼓庆贺;此外,在各自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蚂拐节、瑶族的祝著节,也都需要用到铜鼓。铜鼓文化,成了河池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其粗犷、豪迈和原始古朴的韵味,演绎出河池特有的民俗风情。


  使用铜鼓的民族赋予铜鼓很多神奇的功能。在壮族、瑶族、苗族的广大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及婚嫁喜庆,都有演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


  河池市内的瑶族、苗族和部分壮族都有祭铜鼓的习俗。瑶族在每次使用铜鼓之前和使用之后都要祭一次;苗族及部分壮族则在除夕之夜祭鼓,其中苗族在祭鼓之后还需由职业鼓手先打一遍,其他的人才可敲打。


  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一带的瑶族和壮族男女在新春击铜鼓祈年时,常以银簪叩击铜鼓,以鼓声传情,一旦物色到对象,即将银簪作为定情物,送给心上人。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等县的壮族有一个隆重的传统节庆,俗称“蚂拐节”,是拜神祈丰收的节日,过节的时候,凡有铜鼓的村寨必用铜鼓。


  瑶族的铜鼓舞,舞时将一面大皮鼓挂起或放在架上,由一人双手各持一鼓槌,从头上,腿上或翻身做各种打鼓动作,节奏复杂;另有两人在旁伴打着两面不同音调的铜鼓;其他至少有十人(男女各半),手持瑶带(有花纹的腰带),藤圈或草帽,绕鼓而舞。


  瑶族铜鼓舞蔚为壮观,逢年节,十几面甚至几十面铜鼓一字排开,每面鼓一人边击边舞;中间还有一面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大木鼓领奏,全场鼓声震天,时促时缓。壮族铜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时,它们各分左右,中间夹一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铜鼓伴奏,别有韵味。苗族铜鼓舞则是一人击鼓并兼领舞,他击出时快时慢节奏有序的鼓点,自己随之起舞,众人环绕他,时进时退,踩着鼓点舞蹈。


  壮族铜鼓舞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自娱性的,是集体舞蹈,比较原始素朴粗犷;一种是表演性的,接近于舞台艺术,有一定的表演程式。


  自娱性的铜鼓舞流行东兰、凤山、巴马一带的壮族村寨。每当新春佳节,人们就将寨里的铜鼓集中到比较平旷的场地上,按铜鼓的大小次序,排列出一定的“音阶”,由一个老鼓手敲着锣指挥,鼓手们一人一鼓,按照统一的指挥,敲出各自的鼓点,与其他的铜鼓配合,形成特有的节奏和旋律。跳舞者穿着节日的盛装,应声起舞。鼓声传闻十数里之外,其他村寨的人听到鼓声,也集合男女老少抬着铜鼓来助兴。


  表演性的铜鼓舞原是祭神的舞蹈。它的表演对象是神,是跳给神看的。人们按铜鼓乐的节奏用各种舞蹈动作来满足神的欲望,祈求神的护佑。


  户外展演的铜鼓舞以瑶族的“祝著节”最热烈。节日那一天,人们抬锣抬鼓出来,在一块较平的地方架起铜鼓和皮鼓,由5人出场表演。打铜鼓、铜锣、皮鼓的4人边打边舞,拿竹帽者穿插在4个鼓手之间欢舞。


  南丹县的白裤瑶族也流行铜鼓舞。这种铜鼓舞瑶语叫“勒泽格辣”,只有在秋收之后为死去的老人办丧事时才跳。一般是在砍牛结束后,穿着节日盛装的瑶民和鼓手一起来到鼓场跳铜鼓舞。届时,铜鼓先敲响,待所有铜鼓声整齐后,皮鼓手双手各持1根长约20厘米的鼓棍入场,用4种不同的鼓点节奏敲击,指挥所有铜鼓的演奏和舞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36cm冷水冲型铜鼓
1.jpg

  铜鼓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器物。它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铜鼓曾经是少数民族中贵族才能拥有的,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河池最古老的民间神话故事传说中,铜鼓是一种神物,它的来源充满神秘的色彩。据统计,全世界铜鼓数量约有2400多面,河池现藏传世铜鼓就有1400多面,大至分布于东兰县、大化县、都安县、罗城县、宜州等地。河池铜鼓绝大多数是麻江型、极个别为冷水冲型和遵义型。河池铜鼓其数量之多,类型较广,荣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历史以来,铜鼓的用途也从单一性到多样化的转变,铜鼓是由铜釜演化而来,成为独立乐器,才具有了打击乐器的特色,因其影响度大,传声远,便于召集部众,传递人间信息,也用于军队指挥作战,也被古代人民认为能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神物,其响亮的声音参与跳神与娱神的活动,铜鼓发展成熟后,作为权力重器、礼器和神器,广泛用于陈列、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等场合,它具有避邪、祈福,能保家护宅的意义,并融入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中,作为音乐舞蹈的伴奏乐器,敲打铜鼓以保平安,节日、喜庆、婚嫁时,聚众击铜鼓以示庆贺,铜鼓用途广泛,是人民生活的吉祥物,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与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铜鼓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类型较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数年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对外交往礼仪中,使用铜鼓为贺礼时,都用我公司的铜鼓。06年广西文化舟以我公司的铜鼓作为礼物送给北京市委、市政府;07年内蒙古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都以我公司的铜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贺礼;08年我公司用传统工艺方法铸造了一面直径2.08米、重量一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铜鼓赠送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此面铜鼓誉为“壮乡鼓王”之美名,目前在广西博物馆长期展示。09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率领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赴台湾参访时也将铜鼓做为重要贺礼带去给台湾人民。我公司铜鼓是广西河池铜鼓王,是以纯手工铸造能一次成形的铜鼓,铜鼓鼓音适用于民间,纹饰精美,鼓型种类多,大小各异,其收藏价值高,观赏性强,存放于家中能保佑平安,保家护宅,是人民的吉祥物,又是送礼佳品。








铜鼓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7日 15:40 来源:CCTV.com


2.jpg



  藏品名称:铜鼓

  收藏者:陈天宗

  藏品来历:这个是持宝人朋友十年前用三万元钱买来的,去年他以十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持宝人。

  藏品特征:这面铜鼓高31厘米,造型是缩腰、喇叭口,鼓耳在鼓胸与鼓腰之间,两侧各嵌一对,鼓身上有七圈花纹,以网格纹为主。铜鼓的鼓面直径48厘米,鼓面中心是太阳纹图案,外面有四圈花纹,鼓边还环铸有四只青蛙。

  相关背景资料:铜鼓是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演奏音乐或舞蹈伴奏,同时它还被作为礼器,应用于祭祀、仪典等活动。铜鼓的历史悠久,大约在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它由铜釜发展演变而来,形似圆墩,平面曲腰,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1米以上,小者仅10余厘米,重量几十斤至数百斤不等。铜鼓根据其形制、纹饰和铸造工艺的不同,大致分为八种类型。其中,壮族先民所铸的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铜鼓,是铜鼓极盛时期的标志,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


  鉴定专家: 程学忠 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员

  专家评述:这面铜鼓是中国八大铜鼓类型中的灵山型,它的分布地区主要是在广西的钦州和贵县一带,这个灵山型的铜鼓它的时代可以自西汉一直延续到唐代,我们把现在现场的这面鼓定做是灵山型中间偏晚的,晚期鼓氛晕比较简单,花纹比较繁缛,鼓胸的这个弧度 这个曲度也比早期鼓更大。根据这些标准的话,我们把现在现场的这面鼓定做是唐代的早中期。我们考虑到,这面鼓虽然时代偏晚,但是它存世量不多,保存的品相也比较完好。经过专家团的慎重考虑,我们给出了15万元这么一个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 150000元人民币
var para_count=8责编:鉴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江门恩平惊现大型东汉铜鼓 鼓面直径超一米    来源:中国网

 
1.jpg



被村民挖掘出土的铜鼓。
9月10日出土的恩平市“坝口铜鼓”,昨日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现场初步鉴定,为东汉北流型铜鼓,距今约1700年,与今年4月在阳江市发现的“周亨铜鼓”为同一时期。该研究所专家尚杰说:“这是在江门地区首次发现东汉铜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

9月10日上午,受雇于一林场老板的3名村民,在恩平市大槐镇大朗村坝口自然村大帽鼓山(土名)发现排水沟内露出金属制品,经挖掘出来后发现是一个类似于狮鼓形状的金属器物。当日,该器物得到大槐镇委、镇政府和大槐派出所的保护,并迅速汇报给恩平市文化局和博物馆。恩平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向江门市和省汇报。昨日,经专家初步鉴定,此金属器物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为东汉时期。

该铜鼓与阳江“周亨铜鼓”大同小异,也是一头无封盖,鼓面呈同心圆条纹,在同心圆之间还有似铜钱一样的精细纹饰,四周有4个耳状突出物均匀分布。鼓身上也有缜密的花纹,还有6只鼓耳(铜环),呈对称分布。整个铜鼓形体因挖掘时不小心,造成底部残缺,但鼓面比较完整,经量测,鼓面直径有1.22米,鼓身高约0.69米。省考古专家当天到出土现场考查,没有在该处发现古村落或部落遗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1700岁古铜鼓雨后“显身”为广东现今发现的最大古铜鼓 有望被安置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比邻“南海一号” 
  一场大雨,刚刚改道的河床在雨水的冲刷下坍塌,而一小块裸露在外的金属,在放牛老农的不经意发现中,却掘出广东考古上的一大“奇迹”。4月13日,在阳江市阳东县一个小山村,掩埋了1700多年的“周亨铜鼓”在雨水的冲刷下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1.jpg



  “周亨铜鼓”造型
  据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考证,该铜鼓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约为东汉中晚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其大小位列广东第一,排在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6597号铜鼓之后,属全国第三;但就高度而言,“周亨铜鼓”则是“全国第一”。

  6月21日,记者从阳江文广新局获悉,该市正在制定铜鼓保护方案,“周亨铜鼓”有望和“南海一号”成为邻居,共同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

一场大雨冲出1700岁古铜鼓 位列全国第三大
http://www.jiaodong.net 2009-06-22 14:40:02 广州日报 ] “周亨铜鼓”造型。 2.jpg

“周亨铜鼓”鼓面。  为广东现今发现的最大铜鼓

  有望被安置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比邻“南海一号”

  一场大雨,刚刚改道的河床在雨水的冲刷下坍塌,而一小块裸露在外的金属,在放牛老农的不经意发现中,却掘出广东考古上的一大“奇迹”。4月13日,在阳江市阳东县一个小山村,掩埋了1700多年的“周亨铜鼓”在雨水的冲刷下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考证,该铜鼓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约为东汉中晚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其大小位列广东第一,排在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6597号铜鼓之后,属全国第三;但就高度而言,“周亨铜鼓”则是“全国第一”。

  昨日,记者从阳江文广新局获悉,该市正在制定铜鼓保护方案,“周亨铜鼓”有望和“南海一号”成为邻居,共同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

  放牛老汉发现千年铜鼓

  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的村民李学辉没有想到,一场大雨竟然冲刷出千年铜鼓。

  4月13日,倾盆大雨,58岁的农民李学辉牵着耕牛沿着刚刚改道的村边小河放牧,因为一场大雨,一处河床发生坍塌,正从这里经过的李学辉无意当中看到坍塌处露出一块金属,他跳下河床,想拽出来后拿回家里卖掉赚点小钱,没想到拽也拽不动,用手扒后才发现金属块的体积特别大。

  “可能是宝贝。”李老汉想到这里,急忙找来一些树枝等,盖上裸露部分,跑回家里叫家人过来帮忙,因为河水浸漫,几个人整整忙了4个多小时,一个完整的“大铁器”才展现在大家面前。不过由于重量太重,李老汉只好又找了几个村民,8个人顺着河水把笨重的“大铁器”打捞上岸。

  “可能是文物。”14日凌晨1时多,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派警员前往把它搬到周亨村保管,后在阳江市文物部门的帮助下运回市里,等待文物专家前来鉴定。

  铜鼓广东最大全国第三

  昨日下午,记者在阳江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冯志兵副科长的带领下,来到放置“周亨铜鼓”的地方。记者看见“周亨铜鼓”体形硕大,厚重,鼓面宽平,边缘伸出鼓颈外,鼓身束腰呈反弧形,上面还黏着细细的泥沙,因为常年掩埋底层,铜鼓表面已经出现斑驳的铜锈。而鼓面和鼓腰上镂刻着精美的细纹,鼓面正中间镶有八道光芒四射的太阳纹。

  据冯志兵介绍,“周亨铜鼓”共有两对圆茎鼓耳,鼓面上面分布有6对青蛙,两两相对,蛙形小而朴实,鼓面上有11晕(圆环),每一晕由三弦构成,中心太阳纹光芒直接穿透第一道晕圈,晕和晕之间填满了细细的云纹和菱形雷纹。

  “‘周亨铜鼓’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古铜鼓,鼓身高度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第三大古铜鼓。”据冯志兵介绍,目前能和“周亨铜鼓”相媲美的只有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597号铜鼓,这两者的鼓面直径分别为165厘米和145厘米,而“周亨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42厘米,位列全国第三大,但其鼓身却高82厘米,比前两者的67.5厘米和78.8厘米都高,高度上排名全国第一。

  将移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护

  据冯志兵介绍,“周亨铜鼓”是阳江文物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阳江市已经开始和省文物保护部门的青铜器专家沟通,并制定铜鼓的保护方案,现阶段主要集中在铜鼓的除沙、防锈等。

  “未来铜鼓将放到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冯志兵说,铜鼓方案一旦经专家认证确定后,“周亨铜鼓”将被安置到“新家”。

  专家视点

  广东省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博士在考察“周亨铜鼓”后认为,根据铜鼓埋藏的现场土层分析,铜鼓埋藏地的土层都没有动过,是“生土”,说明铜鼓本身就埋在这里,加上边上墓葬,属于孤立掩埋,至于为什么孤立掩埋至今还是谜。

  为什么铜鼓保存完好?魏峻博士认为,其中一大原因在于该鼓鼓面朝下、鼓脚朝上,有利于减轻鼓面压力。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则认为,根据“周亨铜鼓”外观造型、鼓身纹饰、鼓耳和立蛙的特征,可以判断该铜鼓应该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制造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铜鼓揭秘

  青蛙象征多子多福

  在“周亨铜鼓”上镂刻着6对青蛙造型,这些青蛙和铜鼓中心的太阳相互结合在一起,其中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据冯志兵介绍,古代铜鼓多为俚族所用,在俚族的文化当中,青蛙是俚族的图腾,而青蛙又有太阳之子之称,象征着多子多福。因此,目前出土的铜鼓,一般都镂刻有这些造型。

  铜鼓大小象征权力大小

  冯志兵说,铜鼓的运用地方很多,可以用在战场上,通过鼓声传递战争信息、指挥战争;也可以用在集会、祭祀等方面。像广西一些地方,铜鼓现在还应用在红白喜事上。

  另外,铜鼓的制造很讲究,其大小不同反映的内涵也不同,铜鼓越大,说明拥有铜鼓的人权力越大。(陈杰许广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1.jpg


灵山型铜鼓 基本信息 汉代 高45.5厘米 直径79厘米 灵山型铜鼓 详细信息 广西灵山出土 形似圆石墩。鼓面平,面沿较薄伸出鼓颈外。鼓胸圆凸,束腰,胸与腰部之间附双扁耳,两侧共有四耳。敞足,空腔。鼓面中心饰十芒日纹,光体突出,边缘立三蛙与三组叠蛙相间,以逆时针方向排列。耳饰绳纹,有方孔。胸、腰及足部纹饰主要有四出钱纹、鸟纹、蝉纹、骑士纹等。 灵山型铜鼓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主要流… [ 进入词条 ][ 进入灵山型铜鼓维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唐代遵义型铜鼓有公母之分



来源:
当代生活报   2009-10-20    B006·创富竞技





1.jpg



2.jpg






  典藏时间

  ■生活报记者 胡宁军 雷小琴 文/图

  藏品描述:

  遵义型十二生肖纹铜鼓,铜鼓面直径44厘米,高33厘米,腰径41厘米,足径46厘米,重约15公斤。

  此鼓造型小型轻巧,阳纹为主,鼓面出沿,其边缘伸出鼓颈外,鼓面无立体饰物,花纹和图案呈现简化的特点;胸部微凸,腰部明显内收,腰下棱线凸起,足部微向外撇,足径与面径大小相当;有带状扁耳两对,鼓面有十二芒、十一晕,胸部与足部饰以乳钉纹、同心圆纹、三角纹、叶片纹、复线鱼纹和复线菱形纹。

  鼓面中心是太阳纹,有十二芒,芒间复线翎眼纹,太阳纹之外是十一道宽窄不等的晕圈。宽晕是主晕,饰以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

  鼓面内壁铸有单框方形六字三行篆书款识“大唐武德年造”,鼓近足处内壁也铸有同样的款识。此鼓为官铸鼓。

  

  藏品鉴赏:

  该藏品为唐代武德时期(唐高祖李渊618~627年)的遵义型十二生肖纹铜鼓。遵义型铜鼓是以贵州省遵义市杨粲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这一类铜鼓至少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开始流行。流行地区以贵州、广西北部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区为主。

  鉴赏如下:

  风格与历史:此鼓造型凝重,小型轻巧,纹饰精美,风格严谨,制作技术精湛,在八种类型的铜鼓中,属非常典型的遵义型铜鼓。鼓面无立体饰物,它的花纹和图案比较简单,是由冷水冲型铜鼓蜕变而来,也是由冷水冲型铜鼓演变到麻江型铜鼓的过渡形式。

  鼓面边沿略伸于鼓颈之外,胸、腰之间无明显的界线,足较高,腰、足之间有一道明显的凸起的棱。鼓面中心是十二芒的太阳纹,在形制上堪称唐宋典型。

  据历史记载,唐初实行“街鼓”制度,它是一种以击鼓的形式来确定城门启闭时间的一项城市管理制度,又有以铜鼓赏有功者的制度,而且唐时崇尚宴聚“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因此,唐代收藏、窖藏铜鼓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

  质地与工艺:该铜鼓为黄铜铸成,闪黄金色,音域广,打击方法有十二调,质地精良,手感沉,表面光滑,造型美观,图像清晰,为失蜡法铸造。

  鼓身上丰富多彩的阳纹图饰,应是印痕法制作而成,即将纹饰的一个单元刻在木质或石质印模上,或者以现成的某种物品作印模,依次捺印到铜鼓的外范上,印痕法遗留在鼓身上的痕迹明显,如纹饰会出现压印不均、空缺和重叠等现象。

  铭文与包浆:该铜鼓包浆地道,古气特征大开门,全身无做旧感,自然条件下保养得很好,应为窖藏鼓。

  表面的防腐挂灰工艺呈现黑色,也保存得很好。放大镜下观察,在表面的防腐挂灰内部以及没有挂灰的内壁绿锈坚固、自然、美丽;鼓声低沉、圆润,是老铜器的声音。鼓面内壁的铭文与鼓足内壁的铭文相互应对,铭文字体工整圆润,规范秀丽,符合当时文字书写及流行的特点。无任何挖补、后凿、焊贴等伪法痕迹,是唐代官方铸鼓的作品典范。

  文化特点:遵义型铜鼓数量极少,分布地域很有限,历史时间相对比较短暂。

  有趣的是,铜鼓有公母之分,个头大的声音高亢,为公鼓(较重);个头小且低音的为母鼓(较轻)。同样,铜鼓作为实用的青铜打击乐器,在演奏音乐或舞蹈伴奏中,还有男子的铜鼓舞和女子铜鼓舞之别。

  铜鼓作为重要文物,融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集冶金、铸造、美术、音乐、舞蹈为一体,对研究当地的民族分布、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考古价值。在被现代文明淹没的今天,活化石般的铜鼓仍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简直是个奇迹。

  藏品估价:

  综合上述鉴赏,可以推断该铜鼓为唐代武德时期的遵义型十二生肖纹铜鼓,其造型端庄,铸工精细,纹饰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加之该类型铜鼓数量少,又有款识,为官铸铜鼓;而十二生肖纹为广大的藏家所钟爱。参考目前市场行情,初步估价为人民币90万元左右。

  鉴赏嘉宾:广西民间收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邕江文化古玩专家曹吻

  免费鉴宝报名热线:13977112858

  (免费鉴宝活动每月15日、29日举行)

  持宝人:刘女士 藏品来历:祖传

  唐代遵义型铜鼓内部款识

  唐代遵义型铜鼓面部

  唐代遵义型铜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铜鼓 1.jpg

麻江型禽兽纹铜鼓,通高19.1cm,面径32.6cm,足径33.3cm。
      藏故宫博物馆 。此鼓体小而扁矮,面径略小于胸径,鼓身中部起凸棱,使鼓分成上下两节,两侧有扁耳二对。此鼓当属麻江型铜鼓。  
    鼓通体遍饰花纹。鼓面,以单弦或双弦分晕,共10晕,1晕饰太阳纹,光芒细长,穿4晕,间心形纹,2晕饰 纹,3晕饰栉纹,4、8 晕饰素纹,5、7、10晕饰乳钉纹,6晕饰荷锄人、鸡、牛、兔、狗、鹤、猪、马、羊、蛙、鱼、宝珠纹,以龙纹为主纹,9晕饰雷纹,晕外还有雷纹、印记与萱草纹。鼓身,胸饰4道花纹,1晕饰乳钉纹,2晕饰线纹,3晕饰雷纹,4晕饰荷花纹。两对耳间各饰立体青蛙一只。腰中凸棱以下有4道花纹,与胸部同。足饰一道复线角形纹。鼓内饰有人物、干栏、房屋、仓囤、鱼、龙、猪、牛、羊等纹饰。  
    此鼓花纹简略,铸工粗糙,表现出铜鼓制作的衰落迹象。此外,铜鼓上单独的禽、兽纹饰是从十二生肖演化而来,明清两代的瓷器和铜器上均常见此类纹饰,故推断此铜鼓的时代为明代。
    编辑:秋痕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是黑格尔分类中的型。这类铜鼓的特点是,体形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面沿微出于颈外,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分界标志,腰中部起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胸部有大跨度的扁耳两对。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至今仍广泛使用。越南倮罗族也十分喜爱。



2.jpg




1954年,麻江县谷峒火车站基建中,发现了一批少数民族风格的土坑墓,其中出土了一面铜鼓,可作为“麻江型”的代表。该鼓面径48cm,高29cm,腰径45cm,足径49.5cm。明代,黄铜铸造。其特征是体形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胸、腰、足之间无分界线,腰中部有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花纹主要是十二芒的太阳纹和游旗纹,有的配以十二生肖等。中晚期鼓或有明清两朝年款和吉语铭文。其年代从南宋到清代晚期,前后延绵了800年。

  麻江型铜鼓分布很广,我国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广东、海南、湖南西部以及越南西北部都有发现。贵州的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广西的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彝族,云南的壮族、彝族,海南的黎族,现代使用的铜鼓,绝大部分就是此类麻江型铜鼓。

  据有关专家对麻江型铜鼓声学特性测试和研究表明,此鼓发声洪亮,音色清脆激越,余音较长。悦耳的鼓声听了使人振奋和鼓舞。就整体而言,其音量和音色在所有各类铜鼓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可见它的声音会令许多至今在使用麻江型铜鼓的民族感到如痴如醉,心驰神往。其优良的声学特性,是使它能世代相传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贵州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铜鼓,较为普遍的是麻江型。近年来,在民间也有发现使用灵山型和冷水冲型等类型的铜鼓,但数量极少。

作者: 蒋英  编辑: 李茂





从布依族《摩经》看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








:《摩经》是布依族的传统宗教经典,其中包含着布依族铸造铜鼓的许多信息,是进一步研究古代贵州境内铸造铜鼓的历史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布依族;摩经;铜鼓历史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 (2005)06002305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一带的布依族村寨,当有老人去世时,仍然按照先辈传承下来的宗教规则,举行隆重而具有浓郁民族风俗的丧葬仪式。在丧葬仪式开始之时,最引人注目和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布依族宗教职业者——布摩(或称摩公)。布摩是布依语的译音,“布”意为“人”;“摩”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使用时,意思是“诵经”,作名词用时,意为“做诵经这样的事”。诵经是在一定的仪式上进行的,“布摩”是“主持仪式,并在仪式上诵经的人”;“故摩”则是“主持宗教仪式,并作诵经这样的事”。[1]

一、何谓《摩经》


布摩所唱诵的经文,称为《摩经》。

《摩经》是布依族El头世代相传的长篇叙事诗,是古代布依族在政治、生产、社交、爱情等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民族古老文化。它反映布依族先民在蒙昧和蛮荒时代的生活习俗;描写布依族的劳动和生活方式;描写天堂富丽美满、神仙主宰一切的神话;叙述孤儿寡崽的苦难生活和自由恋爱成家的曲折故事;歌颂母爱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

《摩经》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丧葬超度仪式的经典,称《殡亡经》;二是祈福、消灾、驱邪等宗教仪式,称《解邦经》。

二、《摩经》中关于铸造铜鼓的论述


《摩经》广泛流传于布依族地区。布依族没有文字,为了避免摩经文的失传,就用汉字的字音代记经文。因此现在保存下来的摩经,全是借用汉字的字音记录的。

在布依族居住的古老村寨,凡遇老人过世,布摩都要唱诵《摩经》、敲击铜鼓“十二则” (即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鼓曲)或击铜鼓三槌来超度亡灵。在贵州省兴仁县一带居住的布依村民王开洪老人(布摩之一)所保存的《摩经》之《赎魂篇》——《朵任·果龙》(祭天际·铜源)部分,有汉字记音的手抄本,记录了布依族祖先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情景。

叙述以问答的方式开始,诵经过程中以吟唱与讲述为表达形式。《朵任·果龙》(祭天际·铜源)[2]内容如下:

汉字记音(布依语):果龙又来鲁

汉意内容:古时铜源于何地?

汉字记音(布依语):鲁龙又来贯

汉意内容:古代铜源于何方?

汉字记音(布依语):果龙又四府

汉意内容:铜产于四府。(黔南、黔西南、滇东南、桂西北)

汉字记音(布依语):鲁龙又贵绪

汉意内容:铜源于贵州。

汉字记音(布依语):哈拜嘎乃妈。

汉意内容:汉人去购买铜来。

汉字记音(布依语):娜拜半乃妈。

汉意内容:布依人去以物交换来。

汉字记音(布依语):蒿素故斋甩的妈。

汉意内容:用竹篓挑来。

汉字记音(布依语):乃素故龙兰的倒。

汉意内容:用竹箩挑回来。

汉字记音(布依语):拜信俗补哈。

汉意内容:去汉人家寄宿。

汉字记音(布依语):补哈倒松尧。

汉意内容:汉人接待两朝夕。

汉字记音(布依语):拜信俗补尧。

汉意内容:去瑶家借宿。

汉字记音(布依语):补尧倒松网。

汉意内容:瑶人招待两天两夜。

汉字记音(布依语):故筒俗官拐。

汉意内容:活塞装在筒管里。

汉字记音(布依语):官拐倒松拜。

汉意内容:装置双式活塞风箱。

汉字记音(布依语):松拜党江纳。

汉意内容:双塞风箱置田坝中。

汉字记音(布依语):松龙党江洞。

汉意内容:双式炼铜风箱安在坝子中。

汉字记音(布依语):他绍鲁绍乙。

汉意内容:首次布置试炼铜炉。

汉字记音(布依语):他绍刚绍帅。

汉意内容:先用铁矿去试炼。

汉字记音(布依语):他绍身小(1ang)绍尼。

汉意内容:再次作试炼布置。

汉字记音(布依语):他绍化拜帅。

汉意内容:又用铁矿再去作试炼。

汉字记音(布依语):舵金哉菲奶。

汉意内容:加进耐燃的柴火。

汉字记音(布依语):小蒿网等奶。

汉意内容:横着加放在炉内。

汉字记音(布依语):小蒿疗败若。

汉意内容:助燃物放在外面。

汉字记音(布依语):排襄孔妈壤。

汉意内容:用虎皮做的风箱来鼓风。

汉字记音(布依语):排襄响妈播。

汉意内容:用狮皮风箱来吹风。

汉字记音(布依语):排襄洛妈达。

汉意内容:用兔皮风箱来加劲。

汉字记音(布依语):排本拜本妈。

汉意内容:风箱鼓风的话煽来煽去。

汉字记音(布依语):五龙丁吉尽。

汉意内容:铜矿烧得红彤彤。

汉字记音(布依语):排达拜达到。

汉意内容:风箱柄拉去又拉回。

汉字记音(布依语):王龙射吉坎。

汉意内容:铜矿已熔化为液体。

汉字记音(布依语):敌故墨腊汝。

汉意内容:欲铸成冠形大铜锣。

汉字记音(布依语):须盘墨腊汝。

汉意内容:就成冠形大铜锣。

汉字记音(布依语):敌故碰腊敖。

汉意内容:就做成铜镲(大钹)

汉字记音(布依语):须盘碰腊敖。

汉意内容:就成凸形镲。

汉字记音(布依语):敌故年根香。

汉意内容:欲做铜鼓过春节。

汉字记音(布依语):须盘年根香。

汉意内容:就有过春节的铜鼓。

汉字记音(布依语):敌故年贬向。

汉意内容:就有超荐亡人用的铜鼓。

汉字记音(布依语):须盘年贬向。

汉意内容:就有超荐用事的铜鼓。

三、布依族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


布依族《摩经》中,将该民族铸造铜鼓的一些信息记录下来,既记载了铜鼓的铸造和来源,又表达了在丧葬仪式中使用铜鼓超度亡灵的意义。

铜鼓的铸造工艺及流程,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追寻和探讨的问题,史籍记载不多。目前,在中国南方各省特别是云南、贵州、西等省份铜鼓出土较集中的地区,也还没有发现铸造铜鼓的具体叙述。清代屈大钧著的《广东新语》(下集)卷十六“器乐篇铜鼓”说:“凡为铜鼓,以红铜为上,黄铜次之。其声在脐,雌雄之脐,亦无别,但先炼者为雄,后炼则为雌耳。然诸工不善取音,每铜鼓成,必置久延铜鼓师,师至,微以药物淬脐及鼓四旁,稍挥冷锤攻之,用力松轻,不过十余锤。而雄声宏而亮,雌声清以长,一呼一应,和谐有情,余音含风,若龙吟而啸凤也。广州炼铜鼓师不过十余人,其法绝秘,传于子不传女云。”可能各民族出于对铜鼓的高度崇敬,因而对铸造铜鼓的工艺严格保密,所以很难见到相关记载。

布依族《摩经》中的记载,说明布依族应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

()古文献中关于布依族铸造铜鼓的记载。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普安县发现有铸造铜钺的砂石范,时代在汉文帝年间(公元前179年至157),这一带的古地名又称“铜鼓山”,说明布依族先民在两千多年前,可能已铸造铜钺和铜鼓了。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布依族被称为“僚”。

晋代有“俚僚铸铜为鼓”[3]的文字记载,并说“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3]可见布依族先民是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古老民族之一,而且以铜鼓作为权力的象征。隋代有“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4]的记载,二十五郡西部就是布依族先民住地。唐代诸谢“聚击铜鼓” [5],宋代“夷僚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6]明万历年间,现兴义境内的布依族先民还继续铸造铜鼓。明清史籍称布依族为“仲蛮”、“仲苗”、“青仲”或“仲家”,常有仲家俗尚铜鼓的记载。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一二:“仲家,范铜为鼓,其制类鼓,无底。遇死丧,待宾客,击以为乐。相传诸葛武侯之所铸者,价值牛马或以百计,富者倾产市之,不惜也”。[7](P191) (嘉庆《黔西州志》:“仲家岁时击铜鼓为欢”。[7] (P192)清李宗防《黔记》卷五九:“仲家……俗尚铜鼓,中空无底,时时击之以为乐”。[7](P192)清《黔苗图说》云:“补笼仲家……岁时击铜鼓为欢,掘地即得铜鼓,武侯南征时所遗者,重价争购”。[7](P192)

从以上记载来看,布依族先民能范铜铸鼓,岁时击铜鼓为欢,遇丧葬也敲击铜鼓祭丧。

()布依族使用的麻江型铜鼓矿料来源解析

麻江型铜鼓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海南、湖南西部和越南北部,范围广大。1954年,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基建中,发现一批少数民族风格的土坑墓,出土了一面铜鼓,作为“麻江型”的代表。据有关专家考证,麻江型铜鼓是由原始形态的万家坝型铜鼓和由它直接发展而来的石寨山型铜鼓逐渐演变而成的,其流行时代大致从宋代至清末,而布依族是至今仍使用麻江型铜鼓的主要民族之一。

1991年,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教授等人运用铅同位素比值法,测试了26面麻江型铜鼓、32个铅金属矿,结果表明,这些铜鼓的铅同位素比值和矿料来源是相当集中的。麻江型铜鼓的矿料来源于麻江型铜鼓分布地区的西部,它包括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滇中、昭通、曲靖地区;贵州毕节地区、六盘水特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西的西北部以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8](P107)

清代同治年间的《毕节县志稿》载:“毕节产铜矿、白铅”。《安南志略》载:“安南县(今晴隆)产铅”。民国时期的《威宁县志》载:威宁县有铜矿,……自然铜出太平场”。[8](P107)这些记载,均说明上述地区自古代至近代一直盛产铜、锡、铅等矿,为铸造麻江型铜鼓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对《摩经》所述铸造铜鼓的认识

布依族《摩经》中关于铸造铜鼓虽然只有片言只语,但结合以上文献记载和矿料来源分析,布依族先民应是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古老民族之一。现将布依族《摩经》中关于铸造铜鼓的片段作如下分析:

1.关于铜的来源问题

《朵任·果龙》第一、二句:“古代的铜源于何地?何方?”第三、四句:“铜产于四府(即指黔南、黔西南、滇东南、桂西北),铜源于贵州。”

这一问答式的叙述,充分说明了铜主要盛产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尤其是贵州毕节地区、六盘水特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铜鼓的主要金属成份是铜,但不是纯铜,而是铜与锡、铅等金属之类的合金。贵州境内自古有着丰厚的铜、锡、铅等矿藏,应该说麻江型铜鼓的铸造原料主要来源于本地区。

2.关于铜的购置过程

《朵任·果龙》第五、六句:“铜是汉族买来的,布依人以物交换而来”。第七至十二句:“并用竹笼装来,也是用竹箩送到”。

古时,汉族与南方民族杂居,作为强势文化的汉文化自然对南方各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从铜鼓铸造工艺的传播和文化现象就能充分地反映这一点。笔者在贵州省兴仁县长青乡一带进行田野调查时,偶然发现了一面铸造精细、纹饰精美的铜鼓。鼓面中心十二芒“太阳纹”清晰可见,在第三弦与第四弦之间的第三晕圈内,有四条鱼和四枚铜币图案,间距均衡;在第四弦与第五弦之间的第四晕圈内,有四条龙的图案,栩栩如生。这面铜鼓的鼓面纹饰较突出地注入了汉文化的因素,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3.关于炼铜炉和风箱的建造

《朵任·果龙》第十三至十六句:“装置双式活塞风箱,双塞风箱置于田坝与坝子”。第十七句:“首次布置试炼铜炉”。

布依族的先民们将铜矿运送到目的地后,首先在田坝或坝子上建造和安装了冶炼铜矿石的熔炉与风箱,并强调“双式活塞风箱”,冶炼铜矿过程中借助“双塞风箱”的巨大功率,才能使铜矿石熔化。

4.关于试炼铁矿和燃料

《朵任·果龙》第十八至二十句:“先用铁矿去试炼,再次作试炼布置,又用铁矿再试炼”。第二十一、二十三句:“加进耐燃的柴火,横着加放在炉内”。

这两句的内容,主要是记述布依族先民如何探索冶炼(矿石)的方法和程序,燃料主要是煤,木柴仅作引火之用。又因铁矿石容易找到,所以先通过铁矿冶炼的试验,从技术、流程、风力、燃料等方面掌握其冶炼规律,为成功冶炼铜矿奠定基础。

5.关于风箱使用的材料

《朵任·果龙》第二十四至二十七句:“用虎皮做的风箱来鼓风,用狮皮风箱来吹风,用兔皮风箱来加劲,风箱鼓风煽来煽去,风箱拉柄拉去又拉回”。第二十八至三十句:“铜矿烧得红彤彤,铜矿已化为流体”。

叙述了用虎皮、狮皮、兔皮等高级材料制作风箱,因为动物皮毛钉在风箱活塞上可以减小摩擦,且有密封的作用。同时,强调虎皮、狮皮的使用,也是为了突出铸造铜鼓的神圣性和神秘感。这两句说明了风箱在冶炼铜矿过程中的重要性。

6.关于铸造的物体

《朵任·果龙》第三十一至三十四句:“欲铸成冠型大铜锣,就成大铜锣,要做成铜镲,就成凸形镲”。第三十五、三十六句:“欲做成铜鼓过春节,就有过春节的铜鼓”。

铜矿石熔化为红彤彤的流体,注入各种砂石范内,想浇铸铜锣成铜锣,想浇铸铜镲成铜镲,想浇铸铜鼓成为铜鼓,这充分体现了布依族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铸造技能。

7.关于铜鼓的用途

《朵任·果龙》第三十七句:“就有超荐亡人用的铜鼓”。第三十八句:“就有超荐用事的铜鼓”。

布依族有句俗谚叫“亡人升天在击鼓”。铜鼓在布依族的丧葬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布依族的重要礼器、神器,铜鼓受到布依族的极度尊崇。在布依族传说中,打铜鼓能顺通天路,铜鼓声可护送老人亡灵平安进入天堂。

四、结语


在国外,讲到铸造铜鼓工艺技术的论著或文章也不多,现仅有泰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份缅甸文的《铜鼓制作法》。该文记述了20世纪初缅甸克耶邦铸造铜鼓的方法和工序,与中国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记的“失蜡法”基本相同。

万辅彬教授在《东兰铜鼓调查记》中讲到:广西东兰县是著的铜鼓之乡,当地至今在民间仍有数百面铜鼓,经梁富林登记的铜鼓就有300多面,这些铜鼓均是麻江型铜鼓。关于铜鼓是怎样来的,当地有不同的说法,只有—个村说是外地人拿着工具到当地,由农民现定现做的;其他村寨多说是从贵州一带购买的。

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文物站梁富林等人进行铜鼓田野调查时,在东兰县长乐乡高新屯发现一面“独山双和号”铜鼓。该鼓面径48厘米,高27厘米,鼓面主要纹饰为乳钉纹、酉字纹、双龙献寿纹及汉字铭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代进宝、永世家财”、“道光七年建立”等。鼓面背面铸“独山双和号”印,印为长方形,宽11厘米,长41厘米,“独山”二字横排,“万和号”三字竖排。这应当是汉文化与当地铜鼓文化亲密融合的一个重要例证,同时说明贵州已有作坊以铸造铜鼓为业,售往广西等地。

在布依族的《摩经》中,透露出一些铸造铜鼓的信息,应该说,这是长期生活在贵州本土的布依族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献,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铸造铜鼓的方法和工艺,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周国茂.摩教与摩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2]由贵州省兴仁县王国佩、于开古翻译.

[3]()裴渊.广州记[M].后汉书·马援传()章怀太子注.

[4]隋书·地理志[z]

[5]唐书·西南蛮传[z]

[6]宋史(卷四九五)[z]

[7]蒋廷瑜.古代铜鼓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8]万辅彬等.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蒋英,男,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讲师。贵阳650001



http://www.cnldw.com/news/traveld/2...cn_0737847.html



布依族保存的铜鼓,基本上属于“麻江型”,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八十面“麻江型”铜鼓,其中来自布依族地区的就有五十九面。
铜鼓的现存状况
贵州省博物馆收藏89面,1957年在遵义杨粲墓等先后出土6面,1936年在天柱县出土1面。1977年11月18日,在赫章县可乐出土2面,其中一面为“套头葬”。这是全国唯一发现的葬俗,与夜郎国先民的灵魂繁荣昌升天的观念有关。此外,在贵阳、水城、开阳、仁怀、清镇、岑巩、安龙等县也各出土1面铜鼓,贵州共出土15面。

维也纳皇家博物馆XI号鼓(广东1号)(60)鼓面第6晕圈为波状链纹。(p.227)见图XXXVIII第40 和40a图。有“道光二年建”铭刻。纹饰比此鼓繁缛的多。装饰繁缛也是清代建筑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