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这个词历来名声不佳,但是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如果我们不自我,就会患上精神疾病。我们需要它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进行协调。你与自我的关系可能会亦敌亦友。
自我一方面是你的痛苦来源,另一方面又会使你免于很多痛苦。
自我是个骗子
自我是一头好奇的野兽,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我们通常把“自我”这个词与自大、骄傲或自私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的自我是另一回事——它放大了我们最好或最坏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是最糟糕的骗子:我们不再相信夸大的自我。
虚幻的自我是一种诱人的幻想——这就是我们屈服于自我的原因。我们让它轻而易举地控制我们的生活。自我隐藏的很深,它会伪装成你的想法或感觉欺骗你。
当你渴望被认为是最聪明的老板、最受人爱戴的母亲、最会谈判的人、最善良的女人、最风趣的男人、最具创造力的作家时,你就会让自我占据上风。你只希望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
通过保持虚幻的自我快乐,我们不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上,还会伤害自己和他人。人们愿意说谎、杀人、欺骗、躲藏或偷窃来保护他们的自我。如果有人批评他们“完美的一面”,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整个身份都处于危险之中。
我们是自私的,我们相信一切都得围绕着我们转,通过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过滤器来判断发生了什么。
不健康的自我的矛盾之处在于,尽管它看起来像是一种信心的助推器,但它会带来更多的伤害。通过与他人比较,我们产生了自我怀疑。追求无止境的野心,我们最终会失望。通过假装事情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发展,我们变得痛苦和沮丧。
不健康的自我是一种欺骗——不要相信你的虚幻的自我是真实的。
我们不需要另一个自我
大多数人都觉得了解自己,但只有不到15%的人真正了解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或扭曲自我,会让我们成为虚幻自我的受害者。
自我会捕捉你的思想、信念、记忆和情感,不管它们是好是坏。然而,问题不在于自我这头野兽本身,而在于它所扮演的角色。
缺了自我,也是一场灾难——我们需要某种东西在我们的欲望、信仰和价值观之间进行协调。没有它,我们会变得无助或恍惚。
但自我对关注和权力的不懈追求破坏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处理不健康的自我是很累人的。
当我们渴望比别人更富有、更聪明、更强壮或更有吸引力时,我们就会被一种持久的厌倦感和自我怀疑阴影笼罩。你不需要另一个自我,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自我通过理想强化形成一种幻象,如果人们威胁到这种幻象,我们就会视其为敌人。这就是为什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战斗——他们想要保护自己脆弱的幻象。
有趣的是,我们努力保持的形象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人相信。
你最大的敌人是你的内在感知,而不是你的自我。
自我的诞生
有你才有了自我。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Jacques Lacan提出了“镜像”的概念,用来描述孩子开始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现象。
自我是在恐惧和孤立中诞生的。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它创造了我们的身份,把我们和周围的人区分开来。
根据Chögyam Trungpa的观点,自我的诞生,是通过与他人对立来识别自我的过程。
自我不仅使我们盲目,也使别人盲目。我们想把自己的可能性强加给别人——无论我们看到什么,我们也希望别人看到。我们相信我们的世界观就是世界。
自我的幻觉超越了对我们是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希望永远保持这种形象。虽然我们幻想自己是永恒的,但生活是却不是僵化的。
许多人认为自我只是麻烦的来源。美国佛教作家Thanissaro Bhikkhu教导我们,一个健康、有功能的自我是通往觉醒的关键工具。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都认为自我是一种创造——但我们必须学会驯服我们的思想。
幻象
自我的幻象就像一个面具——我们戴着一个不真实的身份。
当我们感到受到攻击或恐慌时,我们就会创造一个二元世界——Chögyam Trungpa称之为“自我的世界”。这种两面派和不必要的发明不允许我们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
佛教认为无我是对付自我幻象的解药。
大多数人把无我与摆脱自我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一种误解——自我对于指导我们的决定和行为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面对自我,而不是逃避它。
你必须摆脱你是谁的幻觉,而不是自我的幻觉。
放下你是谁的固有观念,平衡自我的过程就是接受你所有的方面而不是夸大其中之一的过程。
我们构建的关于自我的观念是固定的。大多数人对批评反应过度,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声誉”建立在一种理想化的品质上——如果人们不喜欢它,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整个身份会崩溃。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做任何事情来保护我们对自我的幻想,变得咄咄逼人。
与自我为友
定义我们身份的许多元素都是继承来的——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就像对待自我一样。
当我们放弃理想化的自我,我们就会变得自由。相反,当自我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会感觉精疲力竭——强迫世界围绕我们旋转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建议直面自己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让你不舒服的方面,放弃完美主义。
没有自我并不意味着要摆脱自我,而是要摆脱幻想中的自我。我们必须改变多年养成的习惯。
无我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把自己从焦虑中解放出来。
面对真实的自我
我们的自然倾向是,不仅将自己,而且将他人视为永恒的事物。但你要知道每件事都是相互依存和无常的。
自我会让你觉得当前的身份是一个完成时,而不是进行时。
你要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看看这些年来你的个性或生活方式是如何改变的。你还是老样子吗?还是变了?
运动是绝对的,我们不会一成不变,面对真实的自我是消除这种错觉的良药。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世界不是围着你转。不要执着于自我的幻觉,要学会拥抱幸福。
你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执着于虚幻的自我,当有人伤害了你的某一面时,不要反应过激。
周围人不是你的敌人。当你和真实的自己和平相处时,你就不会觉得有必要和别人争斗。
增强自我意识。无我是从冥想中获得的洞察力,我们可以借此深入到自我和习惯模式的空虚或虚幻中。
爱你自己,而不是你幻想的形象。接受你的所有方面,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真正的自爱是欣赏别人也有自爱的感觉。
不要再追求完美主义了。我不是建议你降低标准——要意识到自己不是完人,而是不断追求更好的人。
脆弱就是坚强。你不需要维持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来被别人接受。面具很脆弱,但没有什么能打败真实的自己。
自我不是敌人,理想化的自我才是敌人。捍卫幻象是一场消耗精力、毫无用处的战斗。,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成就,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是谁。
摆脱完美自我的幻想。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