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56020|回复: 0

[其他] 也许“雷锋”就在我们朋友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玉林
  1551681997.9062.jpg
健康义诊。
  1551681997.5312.jpg
“来,吃碗热甜品。”

  三月是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是几乎人人都会哼唱的两句歌词。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但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当你为朋友圈的轻松筹、水滴筹捐款的时候,当你爱心接力,转发一则寻人启事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雷锋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从未远去,从“不足道”到“分享时代”,也许“雷锋”就在我们的朋友圈。
  朋友圈, “雷锋精神”在传递
  近日,容县黎村镇一名智障妇女独自外出,不慎走失,被群众带到灵山派出所,因为该妇女智障,问不出她的姓名和信息。随后,民警利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工作群,将该妇女的照片发到网上寻求帮助查找。“雷锋们”纷纷转发,爱心接力,几个小时后被智障妇女的一名邻居在朋友圈看到并及时联系,最终通过微信使该名妇女于走失的次日得以平安返家。
  “急急急!天寒地冻,福绵60亩沙地有机萝卜滞销!愁坏菜农,大家快来帮帮忙!”微信信息一发布,玉林的“雷锋们”爱心接力,纷纷转发朋友圈,从而掀起了一股抢购萝卜献爱心的热潮,为福绵菜农解决了滞销难题。
  “十万火急!各位爱心人士,目前我妈妈病重,需要做脊柱手术,但是目前我妈严重贫血,需要输入大量的血液才能进行手术。希望大家积极献血!”曾经一则在朋友圈中发出的求助消息,引起数以万计网友的关注,最终引发“井喷式”的爱心传递,为身患重病的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我的丈夫患了重症胰腺炎,我们都是农民工,平时也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这些钱用完还是远远不够,病情危急,希望大家帮帮忙!”市民陈业贞将求助轻松筹发在微信朋友圈,几天时间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微信里的“雷锋”,不分身份,不分职业,不分年龄,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爱心纷至沓来……
  类似这样的事件经常在我们的朋友圈上演。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周羽飞告诉记者,每次看见微信里有人发布轻松筹、水滴筹之类求助的信息,她都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捐一些钱,虽然捐的钱不多,但帮助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大的力量。看到寻人启事之类的信息,她也会及时帮忙转发,“也许一次转发就刚好找到了人,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你帮我,我帮你,这是一个好的循环,善良需要被转发,善良需要被传播。”
  周羽飞自己的朋友圈也闪动着不少“雷锋”的身影。几年前,她的父亲因病住院,她去医院照顾,不料在路上摔了一跤,钱包连同身份证、银行卡全都丢了,她把处境发在朋友圈,顺便发发牢骚,结果获得了同事、好友的安慰和帮助,离得近的朋友还去帮忙照顾她的父亲,有的直接微信发红包支持她,甚至还有一位素未谋面的阿姨给她发了200元红包以解她的燃眉之急。还有一次,她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身上长了一个绿豆大小的红点,不知所措的她拍了图片发到微信群询问,热心群友提醒她可能是婴儿血管瘤,要及时治疗,还有群友分享治疗经验,有的帮她介绍好医生,让她感激不已。
  此外,玉林还有不少“雷锋”活跃在玉林红豆义工群、“玉姐姐”爱心群、玉林幸福义工群、玉林市禁毒志愿者群、雏菊花公益爱心之家等微信群、QQ群里。他们定期策划公益活动,筹集善款、交流义工经验。无论是在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一线,还是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分享学雷锋 感染你我他
  都说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分享到朋友圈。
  张静是福绵区沙田镇云龙小学的老师,也是一名玉林市聚爱社会服务中心的义工。她很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学雷锋”的点点滴滴,“每次活动过程或者活动结束后,我都会第一时间把公益活动分享到朋友圈,把爱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爱,传播爱,并参与进来……”事实证明,这种分享能带来很多正能量。
  有一次,张静和其他义工到博白县旺茂镇三清村探望一个贫困家庭,这个家庭有六个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种田养活六个孩子。由于他们的房屋全倒塌了,一家七口只能住在邻居家闲置的猪圈里,生活处境十分艰难。张静和其他义工商量后,决心募集善款帮这个家庭建一座新房。于是,他们把这个想法发布在网络、朋友圈,张静的善行感动了很多爱心人士。不少人了解信息后纷纷慷慨解囊,“博白籍武术名家黄巨龙从我们的微信上知道后,看望了这一家子,并捐助了2000元钱。”一个月的时间,平台就筹到了20多万元建房款,并顺利建好了房子。
  现在张静和其团队正在物色场地,打算建立一个“聚爱家园”,把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孤儿接到“聚爱家园”,给孤寡老人一个“完整的家”,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给老人和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分享是很有必要的,不是为了让别人点赞,而是为了吸引众多爱心市民参与公益,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玉林市阳光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罗令强表示,分享学雷锋活动,既可以宣扬雷锋精神又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能产生全面集中的效应。工作之余、节假日,他经常组织协会志愿者带着水果和营养品,到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唠家常;阳春三月,摆上展板宣传雷锋的事迹,组织义务献血;开学后,到山区为贫困学生送去新书包、被褥和生活费。“没有多大的事,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奉献我们的爱心。”罗令强真诚地说,其协会创办的针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项目“阳光陪伴”,在自治区文明办评选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先进典型中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是受到了朋友圈“雷锋”的感染而学雷锋的。林娟是一名全职妈妈,她的朋友圈里有两位做义工的朋友经常分享学雷锋活动,刚开始她不太在意,但是没想到他们坚持了很多年,“看得多了自己也受感染了。”从去年开始,林娟也加入到他们的玉林市幸福义工协会,有时候还会带上8岁的女儿一起去学雷锋做义工,“希望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到女儿”,而自分享学雷锋活动以后,得到朋友们的褒扬,获得别人的肯定,更激发了她参与做更多善事的热情。
  “高调”学雷锋   低调做人
  “‘高调’学雷锋,能唤醒更多人的爱心。”在蒲公英公益平台(玉林站)负责人张静看来,学雷锋的最终目的是在整个社会弘扬雷锋精神,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做好人好事。“但我们要低调做人,从公益中收获精神感悟,传播文明。”
  从2014年起,张静便创建了蒲公英公益平台(玉林站),利用微信群开展“日行一善”爱心活动,组织起了一支“雷锋大军”,发动志愿者每天捐出一元两元等小数额的善款,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孤儿和贫困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她还利用微信群的影响力,牵线一些外地的爱心人士与贫困孤儿结对子,让孤儿获得“一对一”资助,一些孤儿还因此被爱心人士收养。据悉,蒲公英公益平台(玉林站)自建立以来,共资助了300多名贫困户学生,有200多名孤儿通过平台获得了“一对一”的结对资助,同时跟踪帮扶孤寡老人80多名。
  市民李献,人如其名,多年来一直为公益奉献自我。她是玉林红豆义工协会的负责人,经常会在朋友圈晒暖心活动的召集,比如“新春送暖慰问、搞卫生活动开始招募啦!”“暖冬行动,爱心服务活动进行中……”等,她说自己一直喜欢做好事,以雷锋、丛飞为榜样。“高调是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我们既要以身作则地去做,又要去弘扬,感染更多人,引导更多的人一起做好事。”她希望多宣传学雷锋活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形成“人人做公益、公益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玉林师范学院的杨欣宏是一名志愿者,每次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都积极高调,但在生活中则低调践行“雷锋精神”,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帮一把。曾经有一次坐公交车,一个老奶奶上车忘带钱了,跟在后面的她二话不说就帮投币了。而平时在公交车上让座,路边捡起飘落的废纸,看到别人丢落的东西帮忙拾起来,看到残疾人在路边乞讨忍不住掏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更是家常便饭。
  “微”时代,更需传承雷锋精神
  在如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遍地开花的“微”时代,“雷锋精神”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呢?
  李献说,“微”时代更应提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行善举、做善事。去年她带领玉林红豆义工协会一共开展了160个活动,志愿者活动总工时4921小时,而协会自从2005年8月组建到2018年12月,服务总工时已达46354小时。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梁航彬老师表示,学习雷锋要丰富活动形式,找准实践雷锋精神的落脚点和结合点,才能保持学雷锋活动的生动活力。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微”时代提倡“微雷锋”。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挤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在素不相识的陌生氛围中,给弱者、困难者、等待救助者或路人,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张温暖的笑脸、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慷慨的动作,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虽然援助的不是物质,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助人、乐善好施的情怀。这种“微雷锋”,其实就是在传递一种实实在在、人人可及的雷锋精神。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应该贯穿于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助人为乐是彰显雷锋精神,在家尊老爱幼、工作中爱岗敬业,公共场所遵守文明规范,爱护公物等,同样也是在传承雷锋精神。(记者 梁敏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