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玉城的街头巷尾又飘起了艾草清香,又到了吃艾叶糍粑的时节。艾叶糍粑,在江浙一带称为“青团”,玉林本地方言叫“艾饽”。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味苦,性微温,灸百病。春季采嫩艾做菜食……治一切恶气”,可见吃艾叶糍粑还有养生之功效。
春来食艾正当时
“糯叽叽的团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用新鲜艾草做的糯米团子,只有现在才能吃到。”美食达人小雪表示,此时享用,吃的正是个“鲜”。在小雪看来,艾草制作成美食一定要配合足够甜润的馅料。比如,芝麻花生馅、红豆沙馅、椰丝馅,以及现在很流行的咸蛋黄肉松馅和梅菜猪肉馅等。
带着独特草木清香的艾草。
捣碎成汁后与糯米粉融合。
将艾草洗净,放进沸水中的叶片缱绻舒展,褪成深沉的黛绿,过凉水后艾草的苦涩随气泡逸散,此时涩味消散只余山野清气,然后将其搅碎,放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和温水,经过反复揉搓,直至形成光滑不粘手的绿色面团,摊平,放入事先炒香的花生芝麻碎,再揉捏成团,抹上一层花生油,或垫上一片芭蕉叶,便可上笼,隔水蒸10来分钟,艾叶糍粑就可出炉了。
上笼高温蒸煮 。
新鲜出炉的艾叶糍粑,冒着清香,口感柔软甜糯,夹杂着艾叶的芬芳。据了解,清明节前后的艾草鲜嫩壮实,是食艾的最佳时机。
可咸可甜,口味众多
记者走访了解到,如今艾叶糍粑的馅料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甜馅如花生、芝麻、红豆、椰丝等,也有创新的咸馅,如梅菜猪肉馅、酸菜牛肉馅等。不少商家在传统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又融入了更多的改良和创新。比如,在面皮上降低了糖和油用量,并用红糖或零卡糖、木糖醇等代替白糖,增加肉松、奶冻、咸蛋黄、海苔等为馅料等。
传统黑芝麻花生馅颇受青睐。
咸蛋黄肉松馅颇受年轻人青睐。
黑芝麻花生馅、红豆沙馅、咸蛋黄肉松馅、梅菜瘦肉馅、酸菜牛肉馅、芋泥奶冻夹心馅……每逢清明节前后,玉城街巷间处处可见艾叶糍粑的身影。不少早茶楼、餐饮店、烘焙店或是私厨也抓住商机,纷纷推出了象征着浓浓春意的艾叶糍粑。这些小团子,每个在2.5元至12元之间不等。
是美食更是文化传承
“有时候一天要做几百个,传统的芝麻花生馅比较多人喜欢。” 玉林城区广场东路格玛烘焙的负责人李女士介绍,开店多年,她也会在当季时令节气中推出各种限时产品,除了艾叶糍粑,还有用艾叶制作的馒头、包子等。
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艾叶糍粑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保存着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
采写丨玉林市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