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900|回复: 0

[社会资讯] 要紧!北流水沟、稻田都有,一旦接触,10秒即可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佛山
最近气温回升
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想到户外钓钓鱼、玩玩水?
别急!
外出玩水需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近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

6e2ea330330b59667a08848a6ff2f9e5.png
血吸虫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它是如何传播的?
怎样才能避免感染?
本周(4月7日至13日)
是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一起来了解↓

血吸虫≠吸血虫
血吸虫和吸血虫不是同一种寄生虫。

  • 吸血虫

人们常说的吸血虫指的是水蛭,又称蚂蟥,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

7a173d2266f4a5b622b46b518fcda0d9.png
吸血虫主要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等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种类很多。

9e69195fbd9131b010ec7284bbc1108f.png
  • 血吸虫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7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


f2b4afd27b9aff14501b9f62504e58da.png
▲日本血吸虫尾蚴。(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人是如何感染血吸虫的?
血吸虫能够顺利寄生到人和动物体内,离不开钉螺的“鼎力相助”。或许你觉得自己从未见过钉螺,其实它可能潜伏在某处水沟、稻田或芦苇滩。


4d623550342d4402d0ace950ec406da6.png
▲钉螺。(图源:广东疾控)

感染“三连招”:虫卵污染水体;水体存在钉螺;人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
在血吸虫的7个发育阶段中,即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它由虫卵孵化成毛蚴后钻入钉螺发育而成,钉螺释放大量尾蚴到水中,使含有尾蚴的水体成为疫水。人如果接触疫水,只需短短10秒,尾蚴就会迅速从皮肤钻入体内导致感染。


13ca253e99f3577851fae4bd07497226.png
▲血吸虫生活史。(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什么是血吸虫病?
感染晚期肚大如鼓!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种(类)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属法定乙类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未治愈,发展至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患者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该病也被称为“大肚子病”。


感染后容易被误认为“感冒”
部分患者接触疫水皮肤会有刺痛感,继而出现丘疹和瘙痒。


8a6e47bdaed3bd70e4234f02c8aa133a.png
▲接触疫水后出现丘疹和瘙痒。(图源:广东疾控)

  • 1-5天后可出现咳嗽(易被误认为感冒),反复感染者肺部症状较严重。

  • 经过30-60天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特征,并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会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 反复感染且未经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腹水、巨脾、结肠增厚等,儿童反复感染还可导致侏儒。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吗?

  •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时刻注意岸边是否有相关警示标语!尽量避免在有钉螺孳生或存在不确定风险的江、湖、塘、沟渠等水体游泳、戏水、洗衣、捕鱼;



07f391afb8b44068386e6ff4cba05820.png
  •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等需要不可避免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等方式预防感染。


  • 若感染如何治疗?

接触疫水后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告知接触史并进行检查。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如果确认感染,应谨遵医嘱服药,加强随访。

不接触疫水
是预防血吸虫病最有效的办法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
出游务必做好防护!
大家转发提醒身边的亲友↘

内容来源:国家应急广播、中国疾控中心、科普中国、广东疾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