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采访获悉,北流市“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成效持续凸显:晚稻已全面进入收割期,示范田亩产实现显著增长;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通过模式创新达成“粮油双收”,既保障了玉米产能,又额外收获一季大豆,亩均产值大幅提升。目前,两项核心种植任务均超额完成阶段目标,为全市年度粮食增产筑牢坚实基础,增产大局已定。
11月10日,在新圩镇宋村的北流市安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粮油单产提升行动项目”晚稻示范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北流市农业农村局正组织验收组正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深入示范田块,按照取样要求,采用多点取样、脱粒称重、水分测定等方法,现场对主推品种“野香优9号”水稻进行称重测产。根据测产数据,通过高、中、低三类田块的抽样测产,分别达到565.63公斤每亩、510.58公斤每亩和466.7公斤每亩,平均亩产干谷达到514.3公斤每亩。对照上年全市水稻平均亩产干谷424.18公斤,实现21.25%的显著增产,为当地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经验,助力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据了解,今年北流市在晚稻生产中,共有81户水稻种植大户或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累计种植面积达6673亩,单个示范片最小面积不低于50亩。在技术推广上,统一采用 “增密增穗”核心技术,每亩种植密度提升至1.4万蔸以上,基本苗保持在3.5万株以上,通过搭配水气平衡栽培、“三控”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措施,形成标准化高产方案。同时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全市34.02万亩晚稻单产预计较上年增长0.5%以上,实现“以点带面、全域提质”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领域,北流市通过品种优化与模式创新实现产能突破。在种植过程中,推广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与高产大豆品种搭配,通过“扩行距、缩株距、保密度”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行数和间距,充分利用大豆根瘤菌固氮作用,保障玉米通风透光,又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提升大豆产量,形成“玉米不减产、额外多收一季豆”的双赢格局。在西埌镇良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成为这一模式的生动例证。
对照实验组田间测产数据显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鲜苞亩产对比纯玉米种植虽减少了107.2公斤,但同步实现每亩273.4公斤的大豆产出。得益于大豆的额外收益,该模式每亩总产值对比纯玉米种植增加了1801元,在保障主粮(玉米)基本产出的同时,通过“一田双收”显著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综合效益,为种植户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北流市金花小院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 覃飞:“今年下半年我种植了五十多亩这个玉米和大豆复合带状种植,这种方法就是保证了玉米(株数)不变,增加一季黄豆的收入,如果通过这个方式去推广的话,可以增加我们农民的收入。”
下一步,北流市将持续深化 “规模种植户+基地+社会化服务”的联动模式,进一步推广粉垄耕作等创新农业技术,不断优化粮油种植结构与管理水平,推动粮油单产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筑牢区域粮食安全防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支撑。来源:北流市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