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384|回复: 1

[思辩铜州] 窗口期已至:广西必须全力托举玉林,打赢桂东南资源保卫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窗口期已至:广西必须全力托举玉林,打赢桂东南资源保卫战

当下的桂东南,正处区域发展“生死竞速期”——珠三角制造业外溢红利汹涌,茂名、湛江靠广东省级战略加固虹吸壁垒,而玉林手握区位、人口优势,却因城市能级不足、政策支撑有限,面临“看得见机遇、抓不住红利”的困境。对广西而言,支持玉林绝非普通帮扶,而是关乎东融战略成败、桂东南资源留存的关键抉择,一旦错过,玉林将彻底落后粤西双子星,广西东南面恐长期陷入“产业留不住、人才往外流”的被动,再难翻盘。

玉林与茂湛虽不“邻城相依”,却同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第一梯队”,竞争依旧“贴身肉搏”。玉林主城区到茂名城区1.5-2小时车程,到湛江城区2-2.5小时车程,这样的距离差对企业选址影响甚微——物流成本差异,远不及城市规模、政策支撑、产业链配套的作用大。珠三角外溢的纺织、电子企业,选茂名还是玉林,核心看“哪里能快速落地、降本稳产”,广西支持玉林的紧迫性丝毫未减。

茂湛的发展早已“加速冲刺”。广东出台《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两市协同:广湛高铁让湛江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茂名借“佛茂联动”,两年多引进项目129个、总投资超500亿元,佛山照明等企业落地,还靠“反向飞地”兼顾大湾区创新与粤西成本优势。

更关键的是,两市已形成“龙头带链条”格局。湛江依托宝钢、巴斯夫两大千亿项目,集聚数十家配套企业,形成“钢铁—石化—高端装备”产业链,单巴斯夫就带动10余家德国企业落地;茂名深耕石化产业,2024年产值破3000亿元,成全国重要石化基地,周边企业、人才持续向其集聚。

这份强势已直接挤压玉林。不少玉林青壮年赴茂湛务工,甚至举家定居;部分意向玉林的珠三角企业,因茂湛配套全、有税收优惠,最终转投后者。长此以往,玉林人口优势将变“流失压力”,区位优势也会失效,沦为茂湛“劳动力与资源供给地”。

反观玉林,并非毫无底气,只是需省级政策破局。其一,区位独特,借南玉深高铁融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靠玉湛高速、龙潭港联北部湾,实现“东融大湾区、南向联东盟”,这份双向通道优势茂湛不具备;其二,人口充足,户籍超740万(广西第二),“玉商回归”引项目454个、总投资超900亿元,带动超8.7万玉工返乡,带回资金与产业资源;其三,产业有基础,“世界裤都”“南方药都”等名片亮眼,2025年装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增速分别达15.0%、32.8%,今年已签约产业项目126个、总投资305亿元,企业顾虑集中在“空间不足、政策不稳”,恰是广西能解决的。

可惜,玉林最大短板是“省级支持不足”。茂湛有省级规划、财政补贴与“省级副中心”定位,重大项目三级联动审批;玉林虽入桂东南城镇群规划,却缺高能级支撑,用地紧张制约园区扩容,物流效率不及湛江,单靠自身难补差距。

因此,广西对玉林需“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焦三大核心破局。一是全力支持玉北撤市设区,撤区后玉林城区面积扩2.5倍、人口迈过Ⅱ型大城市门槛,整合玉北产业园打造“产业承接走廊”;二是赋予特殊政策,参照佛茂模式建与大湾区协作机制、设“飞地产业园”,赋予重大项目市级终审权,设不低于50亿元产业基金,提高“桂惠贷”贴息至3%;三是统筹补硬件,优先升级至北部湾港物流通道,开通大湾区货运专线,倾斜15%工业用地指标,推动高校设“产业学院”,出台“玉工回流补贴”。

珠三角产业外溢窗口期仅剩3-5年,这是玉林与茂湛的“最后决战期”。广西若不果断出手,玉林将承接产业无望、人才持续外流;若全力托举,玉林可截留优质资源,联动贵港、梧州形成桂东南产业集群,打通广西东融与南向双通道。这次,玉林不能输,广西更输不起。
发表于 2025-11-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玉林振翅正当时!聚力桂东南,织就资源网。窗口期里抢春光,八桂同心筑金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