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4018|回复: 0

[玉林文化] 惊艳了时光,传承着文化,这一座隐藏在深山里的“四合院”有点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湖北天门
    经历80年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静居在云开大山山脉谢仙嶂山下的四合院建筑。走进位于陆川县沙坡镇仙山·山仄村里这座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四合院,耳听目闻,你会被这所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故事折服......

74377aa60e2afb6fff8ce73707323681.jpg

e220cff2821aa73c92ebb65e1cb9fa2f.jpg

陆川县沙坡镇仙山·山仄村四合院外景。


建筑蕴含着数理玄学


9eab962244a19ed801fad83b9ce9de1b.jpg

四合院蕴含着数理玄学。

这座坐南向北的乡村四合院布局中后有靠山谢仙嶂,前有榕江河似罗带环绕,左右为护砂,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罗带水”曲流环抱,形成了一个前方略显开敞而又相对卦闭的环境。

从事多年建筑工作的阮瑞海介绍,山仄村阮家的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具有南方特有的风格。阮家的四合院由门庭、照壁、天井、前厅、正厅、正房、周围厢房等构成。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是依着一条中轴线对称排列的,大门从中间进,左右对称。

四合院粉墙黛瓦的颜色搭配显得高雅、素净,指尖划过土坯粗犷原始的纹理,岁月仿佛也成了触得着的东西。这座面积并不大的四合院,居然有五个天井。据说这这些天井作为排水和采光之用,从风水格局上来说,就是“四水归堂”,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四合院第一进院正房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静静地站在四合院的天井里面,抬头看着那一方静谧的天空,感受着充满灵性的时刻。


来源从80年前的一个故事说起


72acbbb2274983e47dbaefc2644b5f3f.jpg

粉墙黛瓦,80年的时光沉淀,喃喃低语的是人的故事。

四合院的第一个主人叫阮英元,1938年建这座四合院时,他已经50多岁了。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户家里,从小在地主家帮放牛,跟人去挑盐卖。但他的记性极好,心算能力强。村里有人出外做生意,他也跟着出去。先后去过云南、贵州等地去做生意。在外奔波十几年东奔西走做生意,31岁时依旧未成家。

31岁的他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请江西的一位地理先生千里迢迢来到陆川县沙坡镇仙山·山仄村帮他找适合建设四合院的地方,之后才娶妻生子。此后,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为家庭生活奔波,一边筹备建设四合院的材料。1938年,阮英元选好日子开始建设四合院。据说下地基的时候,连续烧了十几捆柴火,火光长时间映红了当时的仙山·山仄村。

阮英元在山仄村老家建四合院,设计和装修基本上按照南方四合院模式来建。他设计的四合院有20多间房间,分前后两座,按照门庭、照壁、天井、前厅、正厅、正房、周围厢房等构成,整个四合院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是依着一条中轴线对称排列的。结构讲究,布局精巧,房间工整对称,选择的建筑材料坚固耐用。四合院里砌墙的泥砖里有稻谷的谷壳,石灰坯在墙壁上从不开裂。

据阮英元的子孙回忆,阮英元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当年,跟阮英元一起到贵州做生意的一个阮姓兄弟,病逝在他乡。3年后,阮英元专程到贵州,把这位兄弟的尸骸装入俗称“金盎”的缸状陶瓮里,背在身上,爬山涉水,走了几个月的路,把尸骸送回这位兄弟的老家埋葬。

阮英元为人豪爽。听到村里有人家生孩子,他会叫家人马上拿家里最好的食品鸡蛋和大米过去问候,好像是他家生孩子一样重视;看到有乞丐在路边,他会叫家人拿食品给乞丐吃;看到有人从家门口经过,都会招呼熟悉的或者是陌生的人进来喝水吃饭。在他眼中和心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亲近的,无论是谁有困难,他知道了,都会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

这座四合院建成20年后,也就是1958年,他离世了。


家风在四合院的历史中传承

令人称奇的是,虽经80年的沧桑岁月,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时代变迁运动中人为的破坏,都没有能将四合院的结构和格局改变。多年来,四合院仅有过一些简单的维修外。有人评价说,仅从外观上看起来,仙山·山仄村四合院更像一个景点。


6ff0f6927a937e883e2c4f8b70b5280e.jpg

阮群生(右)在回忆四合院的点滴。

据了解,四合院建好之后,阮英元和家人住进了四合院,他言传身教,要求子后世孙们不要轻易改变四合院的布局和结构。后来四合院住的人口多了,房子不够住了,阮英元的子孙们就到四合院左右两边起房子,而原来的四合院一直保持原有形状和模样,被当作公共的祖屋来保护。家中有大事要操办,会先回四合院的祖屋举行祭拜仪式。

一直以来,阮英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儿孙们。他的儿子阮群光曾在村里当过生产队长,为人朴实勤快,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打扫卫生,义务把家里的四合院和村里的公共场所打算得干干净净。阮英元的孙子阮瑞海继承了家里的良好家风,读书出来参加工作后,团结兄弟,带头一起闯荡做生意,互帮互助,家风和睦。到了阮英元的曾孙辈,也常以长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光大良好的家风。

如今的四合院,已经变成阮家的祖屋。在他们看来,完好的祖屋、族谱,在一个家族中,是无价的历史。同根永茂,浓浓亲情,他们愿意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时时维护修缮祖屋,上慰祖先,下抚耆老。


9d25c94ee12fd1d3647e94dfc6e4be9f.jpg

在四合院中,青苔已悄悄爬上了门。

今年已经81岁的 阮群生是阮英元最小的儿子,如今是这个家族辈分最高的长辈。他认为一个家庭,只有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才能走得远。他们阮家的四合院唤起了他们家对于家族、家庭和家风等的美好记忆。保护好这座四合院,也就是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阮氏家庭家风的文化情感、讲述一段段精彩的家风故事、体现一代代传承不息的精神坚守,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