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九·三,总有一批人,应该要提到,这是一个时代的群体。 在2020-04-26,曾更新了本系列文章的北流篇,当时并没有找到这份阵亡官兵名录。找到的,只是零星几个散于各处的北流籍阵亡官兵名字, 按资料显示,北流从1934年到1944年,曾有23079人被征入伍,绝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抗日战争各个阶段,部分人还从头到尾的经历了八年。 在激烈,残酷的抗战岁月里,这2万余人先后进入战场,参与于各部队相关的战斗,到最后,有多少人生存了下来,有多少人阵亡,现在无法统计了。
本来这些人的入伍参战,都是有系统性的档案的,但由于历史中的种种原因,如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多次对各地的轰炸,战场中的各种突发情况,还有当时的各种官府腐败,等等,很多档案也就没有了,到最后,这些人姓甚名谁,很多都无法统计,无从查找了。 再加上当时的时代环境,一份完整的名录档案自然残缺不全了。在1946/47年的时候,当时的民政部整理了一份全国性的《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当中也仅仅是包含了十几个省的数据。 并且每县也仅仅有数百,数千个名单。其中最多的是广西的档案记录。基本上当时全省数十个县都有一份,少的几个名字,多的数百人的名字。一一被记载了下来。 当然,这部分名录,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余人,真正算起来,也仅仅是抗战时,广西阵亡数据的很少一部分。 像前文所提到在河南的那个忠烈祠中有记录的两位:李应珍,北流人,31,梁亚二,有原始文档记载的陈耿亮,都被统计到了。 那个看不清名字的李X旺,北流人,31,全名应该叫李庆旺。 阵亡在灵山的三位也被统计到了。 戴毓昌,北流人,少尉特务长,29。梁X定,虽同在河南商城忠烈祠中有记录,但在1946年却没有被统计到。
在90年代初广西统一各县地方,组织编修各自的县志,当时很多县都在那一版县志中,根据1946/1947年的这本《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把找到的本县籍官兵名录记入县志。 不过,也是种种原因,如有的县的县域行政更改,合并,撤消之类,有的是时代中各种思想顾虑原因,最后大概有十几县在县志中没有整理《抗日阵亡官名录》这部分内容。 2019年的时候,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就是参考各县县志,整理了一个系列文章,所以,有十几个县没有整理到这个内容。 在前不久,意外巧合之下,找到了一份档案,比较原始的记载了1946/1947年对《广西阵亡官兵名录》的内容,这就是各县县志所采用的资料原版。对比之下,可以更正很多县记载出现的错误。 其中就包括北流县的,不过,北流原版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在当中的某几页,把“广西省北流县”印成了“湖南省北流县”, 正如现在最热的话题,几十年后的今天,突然三十几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旧照片突然现世一样,历史有些记载,总在不经意的角落里等着人发现,重现人间。 不管怎么样,那个时代的那些人,那些事,总有的应该被人记住!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