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的三年多来,北流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作行动准则,团结一心、守望相助。驰援武汉、奔赴上海、出征钦防、守护百色田阳,一次次白衣执甲,一次次砥砺前行。在县域内出现疫情时同心抗疫,踊跃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最早的时间发现,用最短的时间防控,筑牢了坚实防线。三年抗疫,艰难险阻,北流市人民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后,医院医务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发扬着“越是艰险越向前”“轻伤不下火线”的奉献精神,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在工作一线,共克时艰。
01
发热门诊
“把好关,守好门,服务好群众”。防疫政策调整后,发热门诊成了医院的“热门”,越来越多的发热群众涌入,发热门诊就诊病人,短期内急剧增加,高峰时期就诊人数达几百余人。面对急剧增加的就诊患者,医院为保证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发热门诊的正常诊疗秩序,克服种种困难,将原发热门诊整体搬迁至服务能力更强、环境更好的新建成的应急楼一、二楼,同时从院内其他科室调配医务人员充实发热门诊,增加诊室数量,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24小时接诊,提高发热门诊的接诊能力和服务质量。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众多阳性病人,尽管小心做好各项个人防护,诊室内很多医务人员还是难逃感染,种种不适侵扰着医务人员的身体。但为了让前来就诊的患者能够更快地得到诊治,大家都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只要还能坚持,就始终留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苦、连续作战。声音嘶哑了,喉咙疼痛难忍,只能拿起笔用文字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效率下降了,但沟通仍继续……。“很多医务人员被感染,都有些发烧,浑身酸痛乏力。但发热门诊情况特殊,就诊量大,大家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持着,有的反复高烧扛不住了,就回家休整一两天就又重回岗位。”发热门诊负责人陈文龙感动地说。
02
急诊医学科
在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迎接各类急救任务。面对新冠疫情管控变化,他们转入到另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新十条防控出台后,急诊医学科医护们将正面应对第一波病人高峰。许多老年人相继到急诊就诊,其中不少都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与此同时,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也相继生病,在岗医护人员强忍发烧咳嗽,连日来都是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急诊医学科主任李峻峰、护士长黄琼统筹协调各个班次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努力克服人员不足、就诊量骤增等诸多困难。大家“轻伤不下火线”,主动加班加点工作,随时响应科室工作安排,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患者切实感受到三级综合医院的“速度”和“温度”。
03
在各个病区、医技科室
重症医学科医务工作者 “轻伤不下火线” 保障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保障绿色通道病种的救治 对卒中、胸痛、创伤、上消化道出血等绿色通道病种的救治流程进一步梳理优化,保证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针对血透、放疗、手术等特殊人群,采取分时段处置的方式开展诊疗工作。
从感染性疾病科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重症医学科到儿科,从心血箮内科到神经内科,从手术室到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发着烧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科室排不开班,有人主动请缨带病上岗;医生在得病的第三天返岗……,科里的所有人员只要身体允许,全部坚守一线。他们用沙哑的声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维持科室有序稳定运行下去,让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在这些日日夜夜里,我们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主动加班、替班,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已是常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北医人的大无畏精神,凝聚起了全体医护人员上下齐心战疫情、连续奋战打硬仗的强大合力。越是困难时刻,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的职责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因为他们从来就是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与死神赛跑,与病毒战斗,因为他们注定是继续负重前行的人!
感染性疾病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儿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介入室
手术室
放射科
当下全院各科,处处是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也是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工作的缩影,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一份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医人的精神。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有一群人勇毅前行。今天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怀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用生命坚守,用生命战斗,这是怎样的精神?!这是怎样的信念?!这是怎样的真爱?!用人间最美语言赞扬我们的“白衣战士”都不为过,人间的仙子,普助众生的菩提。请接受患者心中最圣洁的礼赞!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 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我们有信心,点点微光,聚而成炬; 我们有能力,众志成城,战无不胜。 致敬北流所有医务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