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7 17:48 编辑
秋天干燥容易导致肺津亏损,中医"秋冬养阴"理论强调滋阴润燥。现代研究证实,秋季补充维生素A、E及优质蛋白可修复夏季紫外线损伤,增强免疫力。
而秋季则是脾胃调理最关键时期:夏季高温致脾胃虚弱,需"先清后补"。如山药、莲子先恢复消化功能,再逐步增加营养,避免盲目"贴秋膘"引发消化不良。
体质精准调补一一
体寒者:羊肉、桂圆温补,配生姜驱寒
体热者:鸭肉、莲藕清补,忌辛辣
特殊人群:糖尿病控糖,高血压限盐,痛风忌高嘌呤
以下是秋补十例美食一一
例一 栗子煲鸡
具有温补脾肾,适合体虚畏寒者。
进补食法:三黄鸡,青年或老年母鸡肉(鸡行肉,老鸡乸肉最好)切块,板栗划十字煮5分钟剥壳,与黄冰糖、啤酒同炖30分钟,起锅前加青椒
功效:补肾益精,健脾养胃
禁忌:便秘者、糖尿病患者、2岁以下儿童慎食。尤其是老年人则要注意细咽慢嚼,因为栗子实在太粉了,非常容易“匡颈(咽着,卡喉咙)”,怕老年人被栗子咽着,稍有不慎,不仅不会起到进补目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况且,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栗子煲鸡有毒”,煲时有切忌用矮瓜木烧煮的说法,说是栗子炖鸡汤时木要用茄子的树作柴烧,传统认为一易生燥热,另一说,则更恐怖,说矮瓜木煲的鸡肉会产生剧毒,但想想又没有科学依据。哎,宁可信其有,莫可信其无,还是不用为妙(眦牙)。。。
例二 黄酒大闸蟹
具有中和寒性,促进蛋白质吸收之功效。
进补食法:食材选用阳澄湖大闸蟹,因阳澄湖大闸蟹与黄酒是绝配。蒸熟后配姜醋,佐黄酒1杯(不超过50ml)
功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
禁忌:痛风患者、胃肠功能弱者、酒精过敏者禁食;忌与柿子、茶同食。
例三 银耳百合莲子汤
目的:润肺养颜,清心安神
进补食法:银耳泡发撕小朵,与百合、莲子同煮40分钟至软糯,加冰糖调味。
功效:滋阴润燥,改善皮肤干燥、失眠多梦。
例四 莲藕排骨汤
清热补钙,健脾开胃。
进补食法:排骨焯水后与莲藕块、姜片同炖1.5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补钙强骨,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
例五 老鸭萝卜汤
滋阴润燥,理气消食。
进补食法:鸭肉焯水后与白萝卜块、陈皮、姜片同炖1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改善秋燥咳嗽、消化不良。
例六 山药红枣粥
健脾养胃,补血安神。
进补食法: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与大米同煮至粥稠,加冰糖调味。
功效: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早餐食用最佳。
例七 秋梨膏
润肺止咳,生津利咽。
进补食法:秋梨榨汁与罗汉果同煮至浓稠,过滤后加冰糖、川贝粉熬制收膏。
功效:缓解秋季干咳、咽干,每日冲水饮用。
例八 菊花枸杞茶
明目降火,滋补肝肾。
进补食法:菊花5g、枸杞10g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加蜂蜜调味。
功效:适合秋季眼干、口苦、上火者。
例九 芋头炖肥牛
健脾益胃,补中益气。
进补食法:荔浦芋头煎至微黄,加清水、八角、桂皮炖20分钟,铺肥牛卷,淋生抽、蚝油、冰糖焖5分钟。
功效:修复夏季脾胃损伤,增强免疫力。
例十 红薯银耳板栗汤
具有润燥补虚,修复黏膜。
进补食法:红薯切块与银耳、板栗同炖40分钟,加枸杞、冰糖煮5分钟。
功效: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修复呼吸道黏膜。
补充说明:秋补禁忌与科学建议一一
忌盲目进补:避免过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如红烧肉、奶油蛋糕。
忌生冷辛辣:忌食冰饮、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
忌单一饮食:推荐"3:7荤素比例",确保维生素、膳食纤维均衡。
结合运动作息: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代谢;22:00前入睡,避免熬夜。
权威依据:本指南整合《黄帝内经》"秋冬养阴"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博禾医生等权威机构研究,结合现代营养学对维生素、蛋白质的需求分析,确保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补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营养师,根据个人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