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31476|回复: 2

清代中叶:北流河上游的青花盛世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0-4-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玉林
作者:谢夷珊

许多年以前,我从北流河下游逆流而上,然后又自河的源头顺流而下。在途中,我看到一些古码头、滩涂以及若干残旧的木船静静地搁浅岸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我翻阅一些史料,在那些古码头、滩涂的背景下,残旧的木船,可以肯定就是清代或民国“舟下广东”的运碗货船。因为在沿岸,还依稀看见在阳光照射下裸露着的青花碗砾。

    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最早在元代江西的景德镇烧造,明代达到成熟阶段及发展周边地区。清初起逐渐向岭南辐射,岭南的青花以北流河上游烧造的最佳。

    早在南宋,北流河流域的制瓷业盛极一时,许多民间瓷窑可以烧制“青中带白,白中闪青”的影青瓷。而作为极具特色和名贵品类的青花瓷,在元、明二朝的北流河流域已找不到它的影子。北流河流域经历宋元战争的摧残,元统治后对各地民间瓷窑进行压制,这些民间瓷窑的生产便销声匿迹了。可以说,元代至明朝中叶两百多年间,北流河流域的陶瓷业几乎一片空白,到明末之后才慢慢复苏。

    此时随着藤县中和窑的湮没和容县城关窑的衰落,北流河流域的陶瓷业逐渐向上游发展。

    明末,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阶段,各地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民窑生产日益发达,以烧造青花瓷为主。北流河流域除生产传统的影青瓷及缸瓦外,也生产青花瓷,装饰纹样较为丰富多彩,不受官窑式样规模化的束缚,写意山水、人物动物、诗词书法、几何图形等均有出现,且造型活泼、画法随意。不过此类产品,在艺术造诣上远不及景德镇同类产品,仅限内销,对外贸易极之有限。

    明崇祯年间,流寇四起。在连年的混战中,瓷都景德镇也受到严重破坏,窑场凋零、匠人四散。而当时北流河流域远离战争中心,社会经济状况较为安定,陶瓷生产受影响较小,加上本地原料丰富,开挖采掘较为便利,各处民窑大量生产影青及青花瓷。虽在烧制技艺上没有提高,产品制作欠精,但仍紧紧抓住桂东南及粤西市场的供求而缓慢发展。

    清代的瓷器,是以景德镇为中心。由于连年混战的局面结束后,景德镇及大部分民间瓷窑在顺治年间已恢复生产,产品质量逐步好转。生产的青花,发色青翠亮丽,质量上乘,施釉清晰。北流河流域的一些民窑,当时已生产这类瓷器,北流市博物馆陈列室就有这类瓷器藏品。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住在陈列室隔壁的小房子里,感受那些青花瓷碗的气息和那沁入心灵肺腑的一种温情。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我走上了收藏、研究北流河流域甚至岭南地域瓷器的道路。后来撰写了《北流千年陶瓷文化史略》一书。

    若干年之后,北流举办首届陶瓷文化节前夕,我随北流市博物馆几位考古人员,前往北流河上游的平政镇双头碗窑村,收集到一只底刻“庚子年(顺治十六年)”字样残缺青花瓷碗。

    这只瓷碗,虽然原料加工欠精,白度不高,沾着零星的沙粒,但修坯较精细,刀锋裸露,底足薄釉,显出胎厚粗犷的特征,在艺术造诣上有蓄势待发之势。竟让我那么痴迷地爱上北流古瓷器的青花。

    清初,在距北流县城10公里的蟠龙发现大量高岭土,本地人纷纷建厂烧制瓷器。盛时龙窑达30多座,加上北流河上游的岭垌、仓田、碗窑村等瓷窑近百座,瓷窑的数量、产量已经超过南宋鼎盛时期。陶瓷业者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起水碓群将高岭土捣练并引水冲洗成浆,用木框、布袋的土法将泥料榨干供成型使用,采用木质转盘制坯,上釉工夫亦更讲究。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博物馆数名古陶瓷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在岭垌采掘中发现规格不一、颜色鲜艳,绘有菊花、牡丹等花卉,以及飞凤和“富贵福寿”吉祥字样的青花碎瓷片,其中相当部分是清代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康熙时期,北流河流域制瓷业比前代更进一步,到雍、乾二朝,正逢盛世,更是大量生产碗、盘、碟、壶、罐、炉等青花瓷,在制作上追求轻巧俊秀,幽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这时期在整个北流河流域瓷器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乾隆二年,蟠龙碗厂建成,蟠龙制瓷业超过了岭垌制瓷业。

    自此,北流河上游制瓷业雄踞两广,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较高的水平,制作之精更胜于各代。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巧还是风格,几乎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北流河上游因制瓷业的繁盛而流传“延袤百余里,民窑二百区,工匠人数不下万人。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

    瓷业发达,自然带来商业的繁荣,清代北流河上游的岭垌、三江、石碗咀、蟠龙等都成为商埠,航运和贸易业的鼎盛,让岭垌、仓田、碗窑村、蟠龙的瓷器源源不断的下梧州,抵广州,并“施及外洋”。北流河两岸,呈现一派“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时时遮江来”的繁盛景象,舟楫穿梭,千帆竞放,蔚为壮观。

    与此同时,北流河上游的民窑全部生产瓷碗,境内碗厂百余家之多。产品往北经贺州古道顺着古南方丝绸之路运到中原地区;向西经百色入云贵高原至印度、波斯;往南经高州、化州到梅菉和赤坎。旧时的老人常常说起本地有很多专挑瓷器到沿海,又从沿海挑回食盐和洋货的挑夫。当时的挑夫队伍浩浩荡荡,不断穿梭于粤桂边境羊肠绎道。

    当时,北流河上游的民窑虽仅仅生产青花瓷,但很注重艺术,据说与权贵爱好陶瓷器有关。这些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即是我们所说的青花盛世。

    在撰写《北流千年陶瓷文化史略》中,我特地提到当时清湾的白米,隆盛的陈冲,塘岸的四新等建起颇具规模的民窑作坊。据当地家谱记载,不少先人因经营瓷业而成为殷实户。古陶瓷专家郑超雄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四新进行古窑调查时,当地瓷厂退休工人说四新渡口就是清代专用于搬运瓷器“舟下广州”的码头,可见当时北流河上游瓷器“舟运广州”的盛况。

    康熙至乾隆时期,国泰民安,经济发展。北流河上游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处于巅峰,青花瓷的发色清丽,少有晕散,美到极致。到乾隆晚期,因为产品多而滥,才出现略带紫色的现象,胎体变得干白,青花瓷生产逐渐进入程式化,造型丰富,题材广泛,一些日用青花瓷器仅为摆设,不为实用。

    清代自嘉庆起,国势逐渐趋入下坡。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盛世景观已成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同样,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包括景德镇也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不但如此,全国各地民间瓷窑许多品种还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流河上游青花瓷的烧制质量及数量已大不如前。

    不过嘉庆朝的青花瓷仍沾乾隆朝的光,从造型和釉色都与乾隆晚期类似。嘉庆早期青花瓷器的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

    嘉庆年间的民窑瓷器,除流行“三多、百子、吉庆、喜字”等吉祥纹饰外,还有大量的“竹石芭蕉、五伦图、万寿无疆、锦鸡牡丹”等图案。

    北流河上游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乃至宣统几朝,陶瓷业随着国势衰微,其生产规模也大大下降、产品质量亦不如从前。但产品仍在岭南及东南亚一带比较畅销。在北流市博物馆的展厅里,除了一些康熙至乾隆盛世时期的青花外,也有不少此类产品。

    康熙至乾隆时期青花盛世的远去,大凡也印证了历史盛极必衰的过程。当那些青花瓷在展厅里悄无声息,天地汲存了承载它的涛声帆影,它的庞大家族早已粉身碎骨。而在我的目光中,青花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朝代,惟有其中一些东西在我们重新认识和庇护下得以永远留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