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解决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近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推进多校划片、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澎湃新闻,2月23日)
其中“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尤其备受关注。《通知》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要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
其实,早在2014年1月,教育部就曾发布通知,提出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此次《通知》的出台,体现了官方层面对特长生招生与特长生加分已从严控变为逐步淘汰,是从“管”到“否”的转变。公开报道显示,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早已取消特长生招生。
不可否认,在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唯分数论的时代,对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的学生提供适度灵活、宽松的升学选择与录取优惠,有利于一些学生的特长培养与个性发展,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初衷。但到了今天,为特长生开“绿灯”弊大于利,已经成为共识。
一方面,旨在吸收和培养特长人才的特长生招生与加分政策,在现实中往往被异化。比如,一些家长将之视为择校的“敲门砖”,不顾孩子有无兴趣和特长,强行将孩子送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培养”特长。这也容易让其他家长产生焦虑与不公平之感;一些培训机构投其所好,以“特长培训”为噱头,扰乱行业规范和市场秩序;一些具备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极易沦为滋生特长生招生“潜规则”的温床。最终,孩子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特长没发挥,负担却更重,特长生招生也变得功利。
另一方面,特长生招生变味的根本原因仍在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统筹调配的不断优化,困境正逐步得到改善。以此次《通知》为例,就提出了要推进就近入学、多校划片,严控大班额、大校额,统筹城乡师资配置,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措施。这些政策,比起特长生招生,是更为治本之法。随着它们的出台及落地执行,特长生招生也具备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
当然,也需要认识到,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取消,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而是要斩断特长与利益之间的扭曲勾连,抹去教育的功利色彩,让其回归本质。这也意味着,特长生招生与加分取消后,对学生的特长兴趣培养,仍将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不过在实现形式上,要探索其他途径。比如,在目前我国中学已实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而在宏观层面,也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特长评价体系,让特长生以升学和考试以外的方式凸显价值。 |
|